郭大靖環視著眾將,緩緩說道「東江鎮可曾虧待過沙場浴血的將士平定遼東后,資源更多,就更不會讓將士們失望。」
裁軍是肯定的,但不一定取消編制,而是縮減部隊的規模。比如現在一個協是一萬多人,可以縮編到八千或六千,也能達到目的。
盡管軍隊的人數少了,但軍費卻可能不降反升。
因為,按照郭大靖的設想,步兵將全部變成騎兵,光是戰馬的購買和飼喂,就是極大的投入。
郭大靖爭取在五年內達到目標,建虜已滅,蒙古諸部的歸附,會更加有利的條件。
況且,軍隊沒有仗打,但可以進行耕作生產,向北不斷推進,生產建設兵團就很適合開發建設荒蕪的地區。
「末將等沒有胡思亂想。」尚可喜陪著笑說道「對毛帥和郭帥,大家崇拜又欽佩。聽毛帥和郭帥的,一定能榮華富貴。」
郭大靖呵呵笑了起來,說道「話糙理不糙,大家的根都在東江鎮,東江鎮長盛不衰,個人的富貴豈能沒有何障」
人生在世,追求的不過就是名和利。至于什么高風亮節,視名利如糞土,郭大靖對這樣的人都要敬而遠之。
榮華富貴到底包括什么,個人有個人的理解和標準,也是有高有低。
郭大靖不反對官員們生活得更好,比如有府宅,吃得也是雞鴨魚肉。但這些花費,都應該是靠自己正道賺來的。
如果喝著兵血,靠著貪污腐化來奢糜享受,那是自找死路,絕不會得到姑息。
當然,作為酬功的一項,郭大靖準備用遼東的賦稅,以及戰爭的繳獲,來給將士們更好的福利。
其實,老百姓對于等級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在他們心里,就認為當官的比自己過得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只要老百姓能吃飽穿暖,他們不會對于當官的住大宅、吃大肉有什么反感和憤怒。
可要是連溫飽都解決不了,民怨便會積累,直至沸騰,才不會去想當官的也跟他們同甘共苦。
就象崇禎,節衣縮食,窮得尿血。可老百姓為了口吃的,照樣造他的反,推翻他的龍椅。
「說到決戰,指揮部也發了文件,大家想必也都了解其中的某些原則和宗旨。」郭大靖伸出手指,再次強調道「殺傷敵人為第一,攻城掠地則排在第二。」
「建虜現在還沒有這個覺悟,或者說還存著僥幸心理,多爾袞倒是有撤向北方的意圖,可阻力很大。」
「這對我軍來說,就是最有利的。一仗打出日后十幾年的平安,建虜不被徹底消滅,也不復為害。」
「還有一點,對于反正立功的女真各部,要嚴格按照已經制定的政策對待,不可濫殺。雖然說,他們也算是建虜的幫兇,但為了長遠打算,分化瓦解是必要的。」
既然給了其他女真各部立功反正的機會,那就言行如一。這不僅是針對現在的建虜,也是為敗退到北方的建虜埋雷。
同樣,這項政策也適用于目前依附建虜的蒙古諸部。眾叛親離之下,加快后金各種勢力的崩潰,使其再難組成強盜集團。
對于降附的女真各部,郭大靖還要利用他們,成為向北拓展疆土的前鋒。
苦寒的氣候,以及松嫩平原和黑龍江流域的海西女真,他們更能適應,更能招攬。
可能眾將并不能夠完全理解郭大靖對于將來的計劃,但軍令如山,郭大靖已經具有了僅次于毛文
龍的權威,沒人敢違抗。
「郭帥放心便是。」尚可喜代表中協將士,向郭大靖作了保證,「違抗命令的事情,絕不會發生在中協官兵身上。」
何可綱笑著說道「尚將軍治軍有方,號令嚴明。郭帥只是提醒,莫要殺紅了眼。」
郭大靖頜首微笑,說道「對中協將士,本帥沒有什么不放心的。既然巡視至此,大家有什么對將來的期許,以及對政策的建議,盡可暢所欲言。」
光畫大餅還不夠誠懇,把政策想得完美無缺也是不對的。總會有完善的地方,傾聽將士們的心聲,解決實際困難,才更會得到愛戴和擁護。
等了一會兒,眾將面面相覷,都沒有發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