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帥已經想得很周到,擁軍的政策幾年來也是越來越完善。」尚可喜笑著說道「軍人和軍屬都有很好的待遇,早已沒有了后顧之憂。」
郭大靖笑了笑,說道「退役官兵有官府安排照顧,在役的也要有這么個機構。若是不方便當面講,寫書信也行。」
說著,他轉向尚可喜,說道「你專門安排兩個文書,再立個建議箱,讓將士們有投書的地方。三天開箱一次,匯總起來,報與總部。」
「末將遵令。」尚可喜躬身領命。
郭大靖往后靠在椅中,沉聲說道「別的大明軍隊本帥管不了,但在東江軍,絕不會讓將士們流血又流淚。你們也要記住這一點,讓將士們心無怨忿。」
大明軍隊的體制和模式,上下級的關系,已經顯現出重重弊端。除了錢糧不敷,官與兵的關系往往十分緊張。
這不是郭大靖希望看到的,東江軍也不能出現那種現象。盡管大決戰在即,為了軍隊穩定,進一步的完善和改革,要延后一段時間。
其實,在郭大靖的倡導和大力支助下,東江鎮已經做到了比其他明軍要好數倍的待遇。
烈士陵園,榮軍農場,試問哪個軍鎮的明軍能有死有恤,殘有養,傷有治,這都是數年前的東江軍將士,做夢也想不到的。
戰前的巡視,既是鼓舞士氣,又是檢驗校閱,讓郭大靖能做到心中有數,更好地指揮作戰,并可能對作戰布署進行一些調整。
而在后金,多爾袞也終于出了沈陽,前往各處前線進行視察,重新評估作戰的布署,以及后路的預留。
天氣很熱,多爾袞的神情平和,騎在馬上,顯得很有些輕松愜意。
沒辦法,這是在外面,要穩定人心,要讓軍民看到汗王鎮定自若的樣子,盡管形勢的危急程度超乎多爾袞的預料。
「啟奏汗王,東江軍秋收后發動進攻,基本上可以確定。」蘇克薩哈落后一個馬頭,剛接到急送的情報,便向多爾袞進行了稟報。
多爾袞面色平靜,微微頜首,說道「這個時間,不出本汗王所料。」
正常操作,不僅多爾袞能夠預料,別人也同樣是這樣想的。
蘇克薩哈繼續稟報道「毛文龍上奏朝廷,告了山東巡撫朱大成一狀。說他是袁崇煥同黨,為泄私憤,阻撓東江鎮在山東采購物資,影響到平遼大業。」
多爾袞一哂,說道「這是借機鏟除異己,明廷要想讓東江鎮賣力,這個朱大成就要貶謫,讓毛文龍滿意。」
「這是要挾,明廷會懷恨在心的。」蘇克薩哈有些無奈地說道「可惜,卻不會影響東江鎮的行動。」
多爾袞沉吟了一下,緩緩說道「那倒也未必。只要我大金精誠團結、奮勇作戰,粉碎東江鎮的平遼大言,明廷的態度就可能有變。」
所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處置也會更加嚴厲。
袁崇煥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曾經得到皇帝的無限支持和信任
,但一場繞道入關,徹底埋葬了他自己。
現在的東江鎮也是差不多的局面,朝廷等于是全力支持,奏則必準,可卻是有前提和條件的。
一旦不能按期平遼,甚至遭到慘敗,都會改變朝廷的態度。特別是崇禎,急功近利的脾氣稟怕,已經為人所深知。
可盡管多爾袞這樣說,他心里也知道要粉碎東江鎮的這次進攻,相當的困難。
遼陽已經是重中之重,絕不可失。因為一退再退之下,遼陽已經是沈陽的唯一屏障。
毛文龍或許不會那么賣力,若是有養寇自重的心態,攻下鞍山驛,甚至是攻克遼陽后,便已經能給明廷交代。
興許東江軍會停止軍事行動,繼續拖延平遼的進程,以期從朝廷得到更多的好處。
多爾袞這樣想著,卻不敢做出這樣的判斷,實在是太過冒險了。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