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據戰前的分析,沉陽城不會有太激烈的作戰,建虜也不會傾力死守,只可能派少量人馬據城,牽制并阻擋東江軍的迅勐北進。
“在虎皮驛稍等兩天,后續部隊也能開到,建虜可能會猜出遼陽已失,怕是沒有再死守此地的心思了。”
郭大靖看了看左右眾將,微笑著說道“建虜到現在,也沒有做出全面撤退的決定。這對我軍來說,是個好事情。”
做出決斷越晚,損失越大,越是倉惶狼狽。
多爾袞等奴酋可能明白這個道理,但到現在,還是存有僥幸心理,認為尚有轉機,沒到慘敗竄逃的時候。
這也和郭大靖采取的進攻策略有關,就是穩扎穩打,以優勢兵力發動攻擊。
看似比較慢,但卻逼得建虜不得不硬抗,兵力在逐漸消耗,地盤也在不斷縮小,卻在表面上看不出一敗涂地的樣子。
其實,無論是從兵力,還是資源,建虜早就敗了,只是還占有很大的地盤,還占據著遼東的中心,這都給了他們很大的錯覺。
吃進嘴里的,或者說是吃進肚里的,誰會甘心吐出來已經經營多年,有房屋有耕地有工坊,誰會想到北方的苦寒之地重新來過
郭大靖就是抓住了建虜的這個心理,沒有迅勐地展開多路攻勢,沒有奠定勝局的大決戰,就是以穩以緩取勝。
鞍山驛失守,還有堅城遼陽;本溪失守,東江軍卻沒有加以占領;遼陽未破,便急于向北推進,怎么看都有孤軍冒進之嫌。
正是基于這些判斷,建虜才猶豫遲疑,不甘心把大片地盤拱手相讓。更何況,還要挖墳掘墓,抬著老奴的棺材跑,實在是太過屈辱。
堅持一時是一時,建虜的這種心理,被郭大靖牢牢抓住,并用各種假象來蒙蔽,才會有如今的局面。
現在,看似來勢洶洶的中路進攻,已經成了配合作戰。郭大靖寄予厚望的,正是飛騎團的深入敵后,燒殺搶掠。
消滅其有生力量,不僅是能作戰的,還有能耕種的農夫,能制造的工匠
人口是發展的基礎,除了那些行將就木的老人和力氣微弱的孩童。哪怕是孩童,也有長大的一天,也將是東江鎮的敵人。
不投降就消滅,郭大靖已經下了命令,對劉興祚、劉奇士、樊化龍等飛騎團的將領。
“稟郭帥,末將帶人勘測完畢,土質可以挖掘,兩條坑道,保證在三天內完工。”土營統領耿名戰縱馬而來,在近前跳下馬躬身稟報。
不必進行城外壕溝的爭奪廝殺,甚至可以利用這些壕溝,還沒有護城河阻隔,小小的虎皮驛連鞍山堡也不如。
耿名戰還是保守的匯報,如果沒有意外情況,兩天都可能完成。他也是學精了,知道郭帥喜歡給手下壓力,你說三天,他沒準會縮短一天。
郭大靖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那就馬上開始挖掘,以最快的速度。另外,需要部隊怎樣配合,你盡管說。”
耿名戰躬身道“還請炮兵轟擊城池,以掩護坑道的掘進。當然,不用太過密集,浪費彈藥。”
郭大靖轉頭看向炮兵軍官,說道“迫擊炮向城內轟擊,紅夷大炮轟擊南門,為土營掘進掩護。”
“末將遵命。”炮兵軍官施禮后,轉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