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你也辛苦了,朕就再準你一些日子的假,這宮里到底沉悶,出去散散心吧,畢竟,要勞逸結合嘛。”
“多謝陛下恩典。”
“嗯,你下去吧。”
“婉兒告退。”
女帝的目光,落在了那封信上,她將信拿起來,放在了自己面前。
“陛下,罪臣這封信是寫給陛下您看的,但罪臣覺得,這封信怕是很難讓您看到了。
可事到臨頭,罪臣想再寫書與誰時,卻一時提筆四顧心茫然,想說一些心里話,可卻又偏偏找不到人。
只能說與天聽了,說與……天子聽了。
還記得陛下初登大寶時,罪臣心里,只覺得無比荒謬,國有太子,何故陛下您登基為帝?
當年西河郡爆發了反抗陛下登基的舉事,罪臣也參加了,只不過罪臣來不及涉入太深,這場舉事,就被朝廷給平定了。
陛下仁慈,亦或者是陛下覺得那時候為了天下安穩,所以對西河郡,算是高舉輕放了。
罪臣并不感念您的仁慈,當時只覺得陛下是惺惺作態,賬會記在心里,遲早會翻過頭來算的。
三年前,
不,
請恕罪臣這會兒應該已經死了,怕是記不得到底是多少年前了,那一批軍餉軍械,是他們劫的。
他們劫了后,就來找罪臣,讓罪臣幫忙轉移隱藏。
罪臣做了。
那時候,罪臣覺得,將陛下您從龍椅上拽下來,是吾輩之責任。
他們將這批東西交由罪臣看管,等到合適的時機,再舉大事。
然而,
前陣子,
他們又來找罪臣了。
他們問我那批軍餉軍械的藏匿位置,他們覺得時候到了,可以用這些東西來準備謀事了。
但罪臣拒絕了他們,
是的,
陛下沒聽錯,當年是罪臣幫他們藏的,也答應和他們一起起事。
但這些年來,這個國家在陛下您的治理之下,改革吏治,鞏固外墻,百姓安居樂業,陛下,做得比任何人都好。
而老百姓們,他們其實并不在乎皇帝是誰,他們只在乎自己能不能過上小老百姓的安生日子。
罪臣忽然明悟過來,
天子,皇帝,龍椅之上的那個人,他到底是男是女,是美是丑,很重要么?
只要他能履行天子的職責,代天牧民,能開盛世以臨朝,能舉芳華圖新面,這就足夠了。
煌煌史書,對帝王之評價,無他,唯文治武功耳。
罪臣心里,很是羞愧,自幼讀圣賢書,卻仍是一葉障目,替萬民求福祉的話常掛嘴邊,卻又忽略了萬民的真正所需。
所以,罪臣沒有將藏匿的位置,給他們。
但他們,不會善罷甘休的,這個罪臣可以相信。
然而,到底是曾一起并肩站在一起的‘袍澤’,陛下,罪臣真的不愿意主動去出賣他們,請恕罪臣知而不報之罪。
但那個藏匿點,罪臣可以保證,沒人可以找得到,罪臣自己更未曾留下只片言語,那批東西,就一直安藏于那片地下吧。
朝廷,不會因為損失了一批軍餉軍械就滅亡了的,自古以來,國家之覆滅,皆為失了人心。
人心是什么,
罪臣看見了,
再偷偷告訴陛下您,
這一次他們來找罪臣時,人……少了很多。
所以,像罪臣一般,明悟過來的人,其實有不少。
愿陛下,
以圣德臨朝,以仁義沐社稷,以萬民為己任。
罪臣以拜,
陛下江山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