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劍出鞘。
王重陽手腕一翻,劍鋒斜刺而出,三尺寒鋒青芒乍現,日光映在劍身上,如朝陽流轉,變幻莫測,還伴隨著灼刺敵人眼目的能力。
眨眼間。
劍鋒就已經來到了和尚咽前三寸。
可和尚卻絲毫沒有慌亂之色,反而沉腰坐馬,雙足立刻陷入地面,傳來厚若銅鐘的聲音,隨即雙掌一合,恰如靈山禮佛,正好將劍鋒夾在雙手之間。
大金剛掌——禮敬如來!
劍光戛然而止。
王重陽也早有預料,知曉這招定陽針未必能奈何得了對方,可這和尚使出的武功,卻著實令他越發驚訝。
先是流傳自密教佛門的大龍王棍,然后又是儒門中的養吾劍法,現在他又使出了少林的不傳絕學大金剛掌。
這和尚到底是什么來頭?
怎么會這么多駁雜的武功?
心念未止。
和尚僧衣一卷,內力涌入袍袖之中,揮舞間如云翻裹,蕩開長劍的同時,右掌如虎爪探出,微微一抓,秦五君手中的巨鐵刀,便破空落入手中。
“刀法貧僧也懂得一點,還望真人品鑒指點!”
話音未落。
和尚手中的巨鐵刀揮舞如飛。
王重陽也立刻收斂心神。
長劍翻轉。
與和尚繼續斗起來。
刀劍碰撞之聲如珠落玉盤,轉眼之間,兩人又拆解了三十余招,其間和尚刀法變化莫測,又接連使出了道門的《太乙刀法》與《兩儀刀法》。
一人竟身兼儒道佛三家武功。
還有各派的諸般雜學,也都是信手拈來。
一旁的秦五君看的嘆息連連,他本以為王重陽的武功,已經是天下第一,在無人能與其爭鋒,沒想到這么一個山野無名僧人,竟能與他斗個幾百招不分勝負。
兩人時而以內力相斗,時而以刀劍互拼,時而又棄刀劍而不用,憑拳腳功夫爭鋒,直打的落雪橫飛,碎石如蝗,方圓數丈之內都被氣勁所充斥。
“哈哈哈……痛快,痛快!”
和尚仰天大笑,身形驟然向后退去,手中的巨鐵刀也落在秦五君身邊,雙手合十,道:“重陽真人神技高絕,小僧今日獲益良多。”
王重陽反手收起長劍,抱拳道:“彼此彼此,大師身兼多家武學,貧道也是敬佩的很。”
“如今我們已經比試過了內力、兵刃、拳腳,唯獨這輕功還沒有比試,不如我們在比試一下輕功,不知重陽真人意下如何?”
和尚目光灼灼的看著王重陽問道。
“悉聽尊便,大師既然有意,那么貧道奉陪到底!”
王重陽的豪氣也被激了出來,今日能與這和尚一戰,實乃是畢生難得的快事,就連當日在華山之時,也無今日這般快意灑脫。
“好好好!那貧僧就先行一步了!”
話音落下,和尚大袖飄飄,身形翩然若飛,已然橫掠出十幾丈,宛若一道流云飄忽。
“大師莫急,且等貧道一程!”
王重陽道袍隨風而動,展開自己獨門的金雁功,不過幾個眨眼的功夫,就已經與和尚并肩其列,兩人各自拔縱身形,很快就消失在了秦五君的眼中。
“唉,把我一個人扔在這兒算怎么回事!”
秦五君搖搖頭,提起自己的巨鐵刀,自行回了法王寺,他的武功雖然也不算弱,可與那兩人比起來,卻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尤其是輕功方面,他比自己的徒弟了空,怕是還有幾分不如。
…………
王重陽與那和尚沿路狂奔。
旁人根本難見其影。
直奔出去數十里地。
兩人才算是停下身形,在樹林間相視大笑,人生知己難遇,旗鼓相當的對手卻更是難尋,王重陽從懷里將九陰真經掏出,道:“大和尚的武功果然獨步天下,若那日華山論劍閣下也到了,恐怕這九陰真經未必是貧道的。”
“貧僧這點本事哪能與全真教主相比,只不過是重陽真人相讓,貧僧才不至于出丑,不過有一點貧僧自信可以勝過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