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歷八十二年,六一學院設了一個新的院系,天機系。
由一位年紀看上去不是很大,眼神有些斗雞眼的青年擔任系主任。
他也是這個系唯一的常駐老師,其他老師都是其他機構部門過來客串的,講幾節課就閃人那種。
最初,出于好奇,也都想要見識下這個系的風采,每次有課的時候都會擠滿人。
可很快,天機系就變得門前冷落鞍馬稀,臺階上都恨不得長滿青草的荒僻所在。
天機系并沒有將什么玄之又玄的理論,也沒有給大家描繪任何美妙宏大的圖景。
所有內容加一起,就是數學。
起步就是高等數學,再之后更是要求大家將十進制改成八進制,甚至六十四進制,并要求他們將一切數學成果平移進去,老師只給明方向,具體過程全要學生個人完成。
這就是天機系給學生出的考題,只有做到了這點,才有資格接觸更深的內容。
人逼急了什么都會做得出來,哪怕修為瓶頸,一狠心一咬牙,可能就莽過去了。
可數學除外,不會就是不會。
所以,有資格第二次踏入天機系的學生,寥寥無幾。
而其他學生也不會主動到天機系門口去,甚至會遠遠繞著走,一旦距離太近,他們就會有慘遭羞辱的感覺。
而天機系除了有幾個原六一學院的學生兼修之外,還有十幾個從別處過來的年輕男女。他們的修行天賦無法和六一學院的學生相比,可他們的智商之高也非六一學院的學員可比。
也是在這一年,六一學院修改了一些招生章程,若有天賦不夠,但智商極高的學員,若有意主修天機系,也有機會進入六一學院。
新歷八十三年,陣法系做出了巨大的調整,趙世年成為系主任,以前被視作陣法系主流的人陣只作為一個細分領域而存在。
短短三年,人陣發展突飛猛進,最厲害的三才七星陣可以同時納二十一人入陣。但這依然改變不了它從主流降為分支的命運。
全新的方向,又有高屋建瓴的理論支撐,陣法系終于迎來了春天。
新歷八十五年,又一屆老生走新生來,而這一年,被后世師弟師妹們譽為奇跡年。
陳中夏發表了他的畢業論文《練氣修行體系》。
姜不苦用便簽給他指了兩個方向,一是武俠修行體系,一是道術修行體系,前者易入門而上限低,后者上限高卻難入門。
陳中夏野心勃勃,經過多年的思考和實踐,最終定下了練氣修行體系,細究其本質就是前半段主要參考武俠修行體系,然后隨著修行者境界提升,逐漸向道術修行體系偏移,這個取巧的方法綜合了兩者的優點,摒棄了兩者的缺點,易入門,上限高。
真要說缺點,也就修行者前期掌握的比道術修行者低一些,但隨著境界提升,整個體系逐漸向道術體系靠攏,這一缺點最終會消失。
所以,他并不認為這缺點能稱之為缺點。
既然有了全新的體系,當然得有與之相稱的全新境界。
查找了許多資料,陳中夏并沒有別出心裁的弄一些個性化的境界名稱,都是很大眾通俗,一說出名字大家就有一個基本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