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他攤了攤手:
“可情況并非如此,星球在增長,還是在跟隨人口指數級爆發而快速增長。要想讓星球增幅放緩,除非我們炎夏乃至其他文明陣營先減緩人口的增長,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現在這種局面,已經明確知道的就有四個間層與我們相連,不知道的有多少更不能確定,我們只恨人口太少,怎么可能讓人口增幅減速?”
說到這里,他一臉的篤定,道:“所以,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這套以飛船與傳送盒、傳訊符構建起來的交通與通訊模型必將再次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就如同一百多年前那種局面一樣,這種問題一旦爆發,情況還會更糟糕!”
“當時咱們才多少人口?現在又有多少?
單是陸上人口就超過166兆!”
“而若保持現在這種趨勢,一百年之后,新歷三百年的時候咱們的人口有多少嗎?單是炎夏就將有五萬多接近六萬兆的人口規模。
而要匹配這么多的人口,咱們的星球會增長到什么程度呢?將在現在的基礎上再次增加近二十倍!”
說到這里,他指了指那直徑超過一米的大模型,道:“比這個還大二十倍!”
他又看了看那顆原始的直徑才一公分多小珠子,搖了搖頭道:“我現在其實完全無法想象那樣的天地到底有多大,可我知道,憑我們現在這種模式,是應對不了百年后那種局面的!”
其他學員一個個都陷入沉思。
他頓了一下,繼續道:“我可以再補充一點,現在中樞早已放棄了對一線基層的掌控。
就連數量持續增多的副都也已經很少過問府縣以下的事務,而將主要精力用在意識形態的建設、引導與維護上,具體的政務都下放到了州一級乃至府一級。
中樞現在除了通過各處副都把握炎夏全境的意識形態、風俗人心之外,最主要的抓手是神道體系和各種監察機構。通過他們實現對炎夏全境的掌控。
我想這種局面在百年之后也將進一步調整,土地,乃至縣一級城隍中樞都不可能完全顧得過來,到了那時,神道體系也將如現在的現世局面一樣,不斷的權力下放。
這既是放權,也是減負,更是一種格局與視野的持續抬升,從現世人間的中樞漸漸升拔超脫于現世的空間與時間之外,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卻是一個持續而必然的過程。
不如此,中樞將逐漸被海量的庶務所淹沒。”
說到這里,他再次回到剛才的話題:“在這樣的大勢走向面前,基于飛船與傳送盒、傳訊符構筑起來的交通與通訊體系,必將走到自己的極限,最后跟不上大勢的腳步,世界又將回到一百多年前那種狀態。”
有學員道:“也不能持完全悲觀的態度吧,大勢在發展,無論是飛船還是傳送盒、傳訊符的技術也都是在發展的,就如飛船,它剛出來的時候什么樣子?下面要用氣囊,上面要用風帆,無論速度還是載重也遠無法和現在相比,現在氣囊沒了,風帆也取消了,無論速度還是載重也都有巨大的提升,那它們在未來持續保持這種成長,也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最初那學員搖頭道:
“但你仔細比較過它們的提升趨勢嗎?
可以說,早在五十年前,飛船在結構、設計、材料上的性能已基本被挖掘到了極致,即便有進步,那也是微乎其微的,而支撐這五十年其突飛猛進的,是【靈珠動力爐】的問世。
半個世紀來,隨著靈珠動力爐的持續優化和完善,飛船的速度和載重都在突飛猛進,可是,從十年前開始,靈珠動力爐雖然還在保持著持續的優化提升,但相比之前的四十年,升幅也是在逐漸放緩的。
要想再來一次這種程度的提升,必須得煉器系、陣法系、符文系、機關系、靈植系、天機系全方位的提升進步,而這有多難我想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