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蠻嘿嘿咧嘴笑了笑,“春花,你別急眼啊,我怎么會是那樣的人呢?大不了你下次想要的時候,我再滿足你!”
“張大蠻,你這個畜生!”李春花一聽,心碎了,眼前這個男人哪里還是剛才情意綿綿,好話說得像蜜糖一樣甜進了她心里。
她躥了過來,抬起手,一巴掌扇向張大蠻的臉頰。
張大蠻一把將她手鐵鉗般牢牢抓住,擱置在空中,那一張臉冷得像寒冬臘月里的冰山,一字一頓地說:“李春花,你聽好了,我這輩子,不會讓女人打我的臉,也不會讓女人成為我的累贅!”
說完,撒開手,一腳踢開玉米秸稈,“咔嚓”斷了兩根,徑直走出了苞谷地。
李春花僵硬了,她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對著張大蠻的背影,撒潑地咆哮道:“張大蠻,你他媽不是人,你會后悔的!”
張大蠻嘴角泛起一絲獰笑,后悔?老子唯一后悔的,就是前世活得太窩囊,什么事都是忍氣吞聲,以和為貴,淋漓盡致地演繹了老實巴交的農民形象!
這一世,老子就是來填補那些后悔的,彌補那些遺憾的。
誰規定老子和你在苞谷地掰一次玉米棒子,就要娶你?
后悔的人不是我,將會是你!
走出苞谷地,張大蠻走在鄉間小路,從楊榮華那里訛詐來的一千塊錢,給張小蠻交了學雜費,花了六十五塊錢,買了一些文具、作業本之類學習用品,花了十塊錢,剩下九百二十五元。
這個年代,還沒有推行免費九年義務教育,讀書,都是要繳納學雜費的。
出路在哪?張大蠻望著那聳立在眼前的群山,就顯得很惆悵!
這些土地貧瘠,大多數農戶,都沒有多余的錢,去買肥料,一般都是靠著家里牲畜圈里的那點糞便混合雜草之類的農家肥。
他憑著前世的記憶,石窠村后來,土地大多數都變成了桑苗地。
在石窠村別的農業發展沒什么搞頭,但政府推行種下桑樹政策后,每家每戶,大多數都不種苞谷了,而是改種桑樹!
養蠶!
一個念頭涌入張大蠻的腦海里,如果在政府尚未推行政策之前,在石窠村將自家那點土地種桑養蠶,先賺一筆時代紅利,獲得第一桶金。
這些農戶,沒有別的能耐,但有一個最大的本事——跟風!
一旦見到有人做什么撈錢,立即可以跟風,一股腦兒地依葫蘆畫瓢,跟風!
如果張大蠻利用自己前世掌握預先的信息,搶占了先機,等這些農戶意識到,跟風退耕種桑養蠶,那時,張大蠻無論是技術,還是盤面,都已經成熟。
尤其是有錢了,就可以為所欲為,將那些農戶種桑收購桑葉,大面積大批量養蠶,豈不是可以大撈一筆?
想到這兒,張大蠻仿佛看到了金山銀山,的確,前世石窠村很多農戶,都不是靠種苞谷發家致富的,是循著政策紅利,退耕種桑養蠶,改變了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