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琳,殺人放火的事,咱不干,我們不惹事,但絕不怕事。他田華雄又怎么樣?芝麻綠豆大個村官,還真當自己是豆干了!教學樓,你照常按工期建,他要是敢再來找茬,你馬上來找我!”
媽蛋,經濟不發達,科技不發達的時代,還真是糟心。
要是發展到十幾二十年,人人手里都有一臺手機,那就是一個電話的事。
可惜,在石窠村,別說手機了,就算有,那也是特么的沒通訊信號。
張大蠻的記憶中,是至少靠近千禧年2000年左右,才逐漸在石窠村這樣的地方,有人開始用磚頭大的“大哥大”。
大哥大,那是時代的產物,可能在某些人看來,那多么**!
尤其是在一些影視劇里,看著那些黑澀費的老大,手里都是拿著磚頭一樣的大哥大,嗓門比高音喇叭還大聲,覺得很酷很有氣勢。
實際上,在石窠村這樣條件下,只能說,早期只有大哥大能夠有信號,而且那種信號都是爬到山頂上,或者比較高的地勢,才有一丁點微弱的信號。
說得不好聽一點,以喀斯特地貌為地理環境的石窠村,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
這一點也不夸張,就是石窠村的真實寫照,交通吧,到處都是山路,不走還能怎么辦?通信吧,這邊山頭到那邊山頭,扯一嗓子,電話費都省了,關鍵是還沒有電話!
取暖吧,冬天這樣的山區,冷颼颼的,弄不好還是冰天雪地,結冰那種,物資匱乏的年代,又不是說想穿羽絨服就有鴨毛鵝毛羽絨,一年四季,基本就是那么幾套衣服,到了冬天,全部穿上,那也不御寒啊,只能靠抖!
要說治安,可能也是民風淳樸,很少有做出什么雞鳴狗盜的事,不過,幾乎是每家每戶,都養了狗,那可不是像那些富家人,養的泰迪,養的二哈,養的藏獒,作為寵物用,說白了,都是土狗,專門用來看家的。
土狗可不比寵物狗,呆萌寵愛,一旦遇上有陌生入侵家里,這些土狗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是真敢撲上去咬人的,所以,也算是每家每戶的“保安”。
所以,現在一說起,要是秦琳遇到什么麻煩,還得派人來告訴張大蠻,奶奶個大毛腿的,真要派人來通知,黃花菜都涼了。
今天秦琳被田華雄扇了兩巴掌,這要是張大蠻在場,那可就不是那么輕松了,田華雄不得躺在床上十天半個月下不來床才怪!
“教學樓蓋建的事,我會處理,再說了,他田華雄也只是一個村支書啊,我老爸還是村長呢!”秦琳對田華雄阻撓蓋建教學樓的事,她倒還不是最擔心的,對于田華雄的惡行,她也是堅決立場不退讓。
“我現在覺得比較棘手的是石窠村中心小學的師資……”她繼續說道。
要說到石窠村中心小學的師資問題,那可是秦琳上任校長以來的頭等大事。
她多么希望能有好的教學資源。
可是,石窠村這么偏遠的山區,窮鄉僻壤的,那些科班出身的大學生,怎么會愿意選擇來這樣的貧困山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