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人口的增長,秀家自然是非常高興的,但是隨即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算上流民150萬人口了,但是知行地的產出只有260萬石,糧食恐怕不夠吃了吧。”
“殿下無需有這樣的擔憂,最起碼現在不需要這樣的擔憂。”
“為什么一個成年男丁一年的祿米是17石,低于這個就很難飽腹了,就算算上老人和孩子,本家的糧米數量也不太夠吧。”
“是因為土豆。”立原久綱答復道“本家關東領內除了上總旱地意外還沒有大規模推行,不過這兩年本家都會從蝦夷進口土豆,再加上出海捕魚獲得的魚獲,有效緩解了糧米不足的情況。”
“蝦夷”聽到蝦夷已經可以出口土豆了,秀家迫切的想要知道蝦夷現在的情況。
畢竟在秀家離開之前,蝦夷還是一個需要本領輸血才能解決糧食問題的殖民地。
但是看了看下面坐著的家老們,有些人并不清楚蝦夷的真實情況,秀家也不打算讓更多的人了解,因此在話剛說出口之后便收了回去。
“關于這部分的問題,你等下和佐渡守留一下,重點和我匯報一下。”
立原久綱自然是明白秀家所說的是什么的,對秀家回應稱是。
以上便是豐春家過去6年時間田地和人口的增長情況,但是說道這里立原久綱的匯報還沒有結束。
因為以上其實是岡家利的本職,因為人不在才由立原久綱兼著罷了。
等到立原久綱交代完了以上這些,將話題交給了負責貿易和稅收的土居清良,只聽他向秀家匯報道“說來慚愧,本家的財政狀況一直吃緊,也多虧了前年內府殿下的遺贈,才使得本家的財政狀況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目前本家稅賦收訖情況為一年收糧米知行賦稅13668萬石,主要是本家知行領收訖的知行,其中178萬石為3000石以下知行奉公之后代管的知行;1338萬石,為向家臣們收取的年貢。
得益于人口的增長和廢城后家臣集往,多個城池的城下町有了大發展,本家別棟錢每年的收入為為48萬貫左右。
每年的人口丁稅約為10萬貫文,其中男丁每年100文,女人每年60文,年滿10歲的孩童10文,年滿60的老者免稅。
本家直轄各城、及重要港町商稅收入年入約為158萬貫文,主要是江戶、千葉、豐春、松前伊予四城城下町的收入。
另有別子銅山分利收入每年約12萬貫文,重要關隘的過關關稅、江戶、千葉、松前、橫濱四港的入港停泊費收入6萬貫文左右。
本家獨家經營的鹽、鐵、軍備、火藥、瓷器、紅館吉原、菠菜館年收入在35萬貫文左右。
綜上所述,本年年入錢數約為836萬貫文,糧米這銀合計約為111萬貫”
本章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