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日常的兵員之外,各國道、府、郡司、城下町有自己的警捕人數,目前在編搏打人數為1230人,岡引人數為5180人。
這些人里面大部分都是軍役賬上守備和預備人員充任的,戰時隨時可以成為補充的力量。”
警捕是秀家在岡山時候就實行的政策。在古代很曬有政府能將軍警分家,即便是秀家都不能免俗,大量任用軍役賬上守備和預備的人員擔任正式工搏打和輔助工岡引。
如果說這兩者最大的區別是什么,那就是搏打大部分是由武士來擔任的,擁有佩刀和持弓的權利。
而作為輔助工的岡引,即便是在戰時也是足輕的身份,在承擔警捕工作的時候,只能手持一根1人半高的木棍作為有限殺傷的武器。
即便是警捕的工作,在人員編制上依舊秀家軍制的行伍制度,以5人為一個單位由1名搏打帶著4名岡引負責捉拿和巡邏。
在搏打之上的就是由稍高一級的武士同心眾擔任的警捕身份了,這就相當于小隊長的職位,一般一名警捕會管理23隊個搏打小隊。
只是因為同心的身份特殊,他們屬于豐春小朝廷下面的官吏,由藤堂高虎、立原久綱等家老眾管轄和任命,并不是由秋上久家這個兵備家老或者樞密院直接管理任命的。
這也是無形之中對掌管兵備的家老分權的安排。
算上流民,豐春家領內有150萬人口,但是擔任警捕工作人數,即便算上同心眾也不過6800多人,基本上是1名警官管理220人,這樣的治安管理比例只能說得上是堪堪夠用。
教育永遠是文明開化的前提,你永遠不要奢望古代沒有受過教育的小民懂什么道德和規矩,能活下去就是他們對這個世界認知最大的規矩。
因此在秀家對豐春家統治的這些年中,一直在嘗試著提高警捕占人口的比例,只是一直受限于資金的問題一直放緩罷了。
果不其然,在秋上久在介紹完在役人數之后便又一次向秀家提出,想要增加警捕人數的想法。
自從天下和平以來,武士存在最大的目標戰爭已經消減了很多,武士們的生存壓力是很大的。
秀家將小領的土地全部收了回來直接管理,每年給他們發放祿米,但是這些收入過去戰爭的時候不夠他們生活,現在和平了肯定更加不夠了。
過去戰爭的時候,他們尚且可以從戰場上獲取戰利品,但是隨著戰爭的結束,武士們生活的來源除了每年固定的祿米之外,就是能在豐春家找到一份鐵飯碗的工作了。
奉行、與力都是大領旗本和大家族掌控的地方,就算是同心眾也不是普通的小武士可以擁有的,搏打身份說不上多尊貴,月銀也不過1貫文,說不上太多,但也已經是一份不錯的補貼收入來源了。
要不是岡引不能佩刀,這對武士來說簡直就是羞辱,僅僅是岡引一個月500文的津貼也一定會讓武士老爺們趨之若鶩。
事實上正因為下級武士生活的確實不咋樣,秋上久家才會一再向秀家提出想要擴大搏打數量的想法。
但是一旦擴大了搏打的數量,那么相應的岡引數量也要擴大。別看增加一名搏打一年只不過是多了12貫文罷了,要知道他的后面還有4個年俸6貫的岡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