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了電話何雨柱就給晏旭東書記打了電話。
何雨柱:“你好晏書記,咱們家具廠擴招這次要在地區招聘一千個熟練的木工師傅,這事地區有辦法嗎?如果還差多少我及時向省城那邊招工。”
晏旭東:“這事我幫你們宣傳一下,能招到多少我及時向你們那邊通電話,我有兩點要求,第一咱們工資問題要一視同仁不能區別對待,第二住宿問題必須一視同仁,這兩點要求必須滿足。”
何雨柱:“都是一個省的群眾咱們不會搞地域歧視也不允許有這類事件,不管哪個地方來這邊上班我們都是一視同仁的對待,這邊拖拉機廠就做的比較的好,當然書記你把人送來的時候也歡迎前來考察。”
晏旭東:“這事我馬上就會派人過來考察,也會把照片帶到各個招工點給群眾看,既然我們出面招工必須保證群眾一切問題,我們這邊也會派人長期駐扎廠里,解決工人問題。”
何雨柱:“那我這邊就放心了,感謝晏書記你大力支持。”
剛剛通完電話,王秀蘭開始往各個公社打去電話,要求各個公社婦聯挨家挨戶通知家具廠招工消息,給群眾說清楚家具廠福利,以及招工條件。
要求會寫自己名字,認識自己名字,十八歲到二十八歲的不會木工可以做學徒,有一點手藝的做正式工年齡放寬到五十五歲,這個星期天招聘人員自己趕往家具廠辦理入職手續。
蘇大河謊報自己大兒子年齡,第一時間讓蘇東報名,能在縣城做學徒工以后肯定比自己又出息。
所以這次一聽說家具廠要招人,那都是坐不住了。
都往各個公社里跑去,第一時間報名,給公社簽名的辦事員說說好話,讓自家人也能去當個工人。
公社辦事員:“大家別著急一個一個來,咱們這次招工一次招收六千人左右,每個公社都有名額,去到廠里要服從領導安排,不能丟咱們公社的臉,要踏實肯干。”
群眾認真聽著辦事員的話,另一邊婦聯同志又說道:“這次咱們家具廠那邊提供宿舍,吃飯問題有飯卡,會在發工資時候扣,大家準備好自己行李就行,到了那邊會發洗漱用品,也是在工資里面扣,一個公社還有三個女同志名額要求初中畢業進廠做文員。”
好幾個家長聽到這話后悔,怎么沒讓自己姑娘把初中讀完,這次回去找關系也得讓孩子讀書,以后在招工有文化的可以優先。
地區那邊情況比這邊還激烈,有木工手藝的現在可是完全坐不住了,收到消息第一時間趕往地區招工辦那邊報名,接受第一道考核后填寫名字,等滿一百人地區那邊就用大卡車往東離縣家具廠這邊送了過來,地區也派了三人過來監督這些人,必須嚴格執行廠紀廠規。
蘇巧正在省城那邊找家具倉庫,找了兩天也沒合適的,原因是第一天家具進入百貨大樓就被很多人看上了,聽見不要票毫不猶豫的就開始了搶購,帶過去的三十五套家具,一天時間就銷售一空,這事給蘇巧一個啟發就是必須要有備用倉庫。
蘇巧:“真是太感謝譚經理了,咱們家具在你這邊銷售以后咱們就按批發價給您,你賣多少咱們就不管了。”
譚勇:“那我就太感謝蘇廠長了,這樣我們馬上把合同簽了,咱們也好公事公辦。”
雙方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