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已收到。”
任平生面無表情的坐著,腦中卻反復想著這四個字。
作為一個重生者,他很清楚絡藝創始人于鑫的性格和處事方式,對于從絡藝離職外出創業的員工,于鑫向來不憚以各種方式手段來封殺打壓他們。
用于鑫的話來說,只要是在絡藝工作過的,出去后就不能從事與絡藝有關的行業,否則就是對絡藝的背叛,就是對于鑫的不忠。
對于員工的離職創業,老板的態度主要有兩派:
一派是抱著在商言商的寬容態度,員工在自己公司的工作只是一份職業,只要不違反競業條款和保密約定,他們出去創業沒什么不對的。
有些好的創業項目,老板還會給離職員工投資,如果他們發展得好的話,這些員工創業公司反而會成為自己公司的助力,或者形成一個有感情紐帶和利益關系的公司群,這類的公司群有騰汛系、雷君系等等。
另一派是抱著殺一儆百的嚴厲態度,以封建社會的帝王心態,把員工視為自己的臣子,將重要人物的離職當做對自己的背叛,對于獨立門戶的臣子要趕盡殺絕,用來警示那些懷有貳心的員工們。
于鑫就是這類老板中的典型。
從創辦歡樂時代的李學林,到創辦沫沫的唐嚴、再到創辦血球的方三紋……每一個從絡藝離職的高管,都曾經受到絡藝公司發出的律師函、起訴通知書,都被絡藝一一送上了法庭。
對此,業內戲稱為“三金的警告”。
雖然已經是市場經濟時代,創業也成為圈內的普遍現象,但抱有于鑫這種心態的老板并不少,不過像他這么趕盡殺絕的也不多。
而許濤,恰好也是從絡藝出走的臣子之一,雖然他在絡藝時并不怎么受重視,但不管怎么樣,在于鑫眼中,許濤就是一個叛徒。
任平生自從雷君手中收購曾經的多藝網絡前,就預料到于鑫發難的可能性。
多藝網絡的主創和主程序都曾是絡藝員工,而且作為網游開發商,他們研發的游戲也是2D回合制網游,正好與絡藝的《夢幻三國》構成市場競爭。
于鑫之所以沒有在金杉多藝時期發難,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的多藝太弱了,處于日不保夕的狀態,能不能開發出游戲來都沒把握,根本不能對絡藝造成任何威脅。
但此一時彼一時,被任平生收購后的多藝,也就是現在的萬有游戲,不但開發出了一款可以與《夢幻三國》媲美的《理想世界》,而且搞的一系列營銷策劃非常成功,成功吸引了國內網游玩家的注意力。
《理想世界》通過內測和公測的運行,已經在玩家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公測至今拿出來的數據也十分好看,造成的市場效應也非常好,對國內所有網游運營商都造成了一定壓力。
而首當其沖的,就是同為2D回合制網游,游戲玩法和效果都比較接近的《夢幻三國》。
要知道,《夢幻三國》這個時候占據了絡藝營收的80%以上,對于絡藝和于鑫而言至關重要。
所以,于鑫和絡藝必然會出招的,他們不會坐視萬有游戲崛起,不會放任《理想世界》發展壯大。
這些任平生都預料到了,唯一他無法預測的是,于鑫的警告會在什么時候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