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楊宇的回復之后,賽事方立刻安排人來到國內和魔都國際賽車場為9月分的分站賽事做相關的準備。
同時比賽的各個車隊,鈴木、雅馬哈、杜卡迪、KTM、本田、安普利亞等各大長隊的相關負責人都來到了魔都。
楊宇抽空來了一次魔都,在各大廠隊的安排下分別對機車的各種駕駛技能已經對比賽規則的了解進行了驗證,之后又考察了楊宇在魔都國際賽車場上的刷圈時間。
楊宇的表現讓所有人都很意外,作為一名企業家,居然可以把賽事摩托這種極限運動玩的那么好,真的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楊宇不管是駕駛技術的掌握還是對比賽規則的了解都很流暢,就算是刷圈的時間居然也可以達到motoGP現役選手的平均水準。
要知道,motoGP選手的駕駛水平幾乎都相差很小的,很少有太過巨大的差距,除了那幾位傳奇的巔峰時期誰能上領獎臺真的是說不一定。
何況那幾位傳奇車手也有很多失誤的時候,所以楊宇這樣的水平其實有機會上領獎臺了,所以楊宇的表現讓大家不敢相信。
原本以為,據網上的傳言,以及楊宇以前錄制的那些視頻來看,楊宇的技術應該是在業余里面是個高手,但是任何一個能夠上motoGP賽事的不管是外卡的小排量車手都能夠完成的。
所以所有人都以為楊宇的技術應該也就是一般國內職業選手或者motoGP賽事250賽事的平均水準罷了,也許還達不到。
原以為是高估了,誰知道居然是低估了。
甚至有車隊對楊宇建議,如果楊宇真的喜歡這個運動,可以加入他們。
不過再考慮到楊宇的身份之后,也只能作罷。
畢竟要是參加motoGP車隊的話就得出國比賽,而楊宇根本不可能出國,大家都心知肚明,楊宇要錢有錢,要什么有什么,根本沒必要去冒險。
何況如果作為愛好,在參加這一次比賽就夠了。
結束之后,在各大車隊的邀請下,楊宇考慮了一下還是選擇了雅馬哈。
雖然很喜歡小馬,但是并不一定要和他一隊,而且說實話本田的車不好騎,指的比賽用的賽車哈,他們發售到市面上的車子還是可以的。
其他車子楊宇覺得都沒喲雅馬哈對他來說的優勢大,杜卡迪擅長直線,但是想想魔都國際賽車場整個賽道才多少直線,多數都是彎道。
所以這點直線加速起到的作用就可有可無了,其他平拍中規中矩,都有優點,但是還是雅馬哈比較適合彎道。
楊宇的彎道技術也比較好,而且楊宇控車很穩,完全可以在彎道超掉別人。
有人會說再穩也沒有小馬彎道快。
確實是這樣,不過那又怎么樣,楊宇也不奢望超掉人家,多超幾個就好了,而且小馬彎道是強是快,但是他的駕駛方式太過激進彎道失誤的概率太高了,所以楊宇也不是沒機會超過。
就這樣,楊宇花了500萬人民幣買了他們的車子,其他的什么維護什么技術支持都沒要。
雖然貴了點,但是楊宇只想說毛毛雨而已。
再說了,人家的比賽車輛光造價就上百萬,一般不賣的,賣給楊宇貴點合理。
雖然買了車子,但是可惜上不了牌,注定只能是賽道。
不過本來就是拿來比賽的,這點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