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個過年期間,楊宇的家中非常熱鬧。
楊宇的岳父岳母和姐姐們一直在楊家呆了好幾天才準備歸家。
在此期間,楊宇的父母和郭曉君的父母商量了好幾天才商定好兩人的婚期。
時間定在了2018年年底。
走的時候,郭父郭母是帶著滿意的神色離開的,并叮囑楊宇要照顧好郭曉君,不要讓她受苦傷心之類的。
楊宇立馬認真嚴肅的答應著。
...
新年過后,楊宇再次回到了原來的生活軌跡當中。
不過為了減輕自己的壓力,也為了多一些時間陪家人以及郭曉君。
一些小的項目,楊宇都不在過問,而是把相關技術的理論資料提供給公司的技術員。
而他則把重心放在好好規劃接下來五年的目標。
計劃中,楊宇把未來五年的規劃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載人航空計劃。
楊宇打算用‘星辰二號’搭載一架載人飛船把宇航員送入太空。
不過在此之前,楊宇會先發射幾次無人飛船進入太空,里面只會搭載動物。
雖然楊宇也不想這樣,但是畢竟沒人知道零重力的載人航天方面的技術成熟。
而且國家和人民的意志肯定不允許他不經過實驗就直接貿然發射載人航天。
所以,這個過度是必須的。
這個過程楊宇打算在8個月之內完成。
其中,前兩個月是楊宇用來大眾載人飛船的時間,后面六個月則平均每個月發射一次。
很多人知道,我國第一次無人飛行實驗到第一次載人航天是從1999年至2003年。
這個過度將近用了4年,這都是為了積累經驗和技術,而零重力的技術很成熟,經驗的話可以申請國家指導。
所以,8個月已經是楊宇能容忍的最長時間。
等這個階段過后,修整一段時間之后,就正式開始發射載人航天任務。
第二階段,空間站計劃
這個階段,楊宇打算還是和上面合作。
楊宇記得,國家的空間站計劃原本是2019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楊宇記得重生前2021年才第一次發射天河空間站的核心艙。
直到楊宇重生的時候也才發射了幾個艙段。
這其中的原因其實主要還是發射成本太高、技術和經驗欠缺,每年的預算不夠。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成本問題。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由于零重力有著完善成熟的火箭回收技術,導致現在的發射成本僅僅只是相當于原來的幾十分之一。
而這一項技術楊宇也共享給國家了,相信有了這項技術,節省下來的資源完全可以加快空間站的建造進度。
當然,楊宇和上面合作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想加快空間站的建設進度。
而空間站的建設完成之后有助于楊宇的第四階段的計劃。
(這一章前面也許讀者不是很喜歡,要不是為了交代好好主角的感情線,我是不會寫這些的,不喜歡的話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