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開始第二種小型太空艦艇的用途在系統的資料是被用來作為科考船的,并不是用來當運輸船的。
一般來說,用來做運輸船的是另外一種非常簡陋的船,完全是個長方體的樣子,動力和防護都很差。
不過那種船也是需要星港才能組裝。
而去小行星帶的船則是用小型太空艦艇來改裝的采礦船。
這里的小型太空艦艇指的是包括第一種第二種小型艦艇都行。
這是因為不管是哪一種艦艇目前在太空的動力方式都是一樣的。都是使用離子引擎作為主要動力來源。
這也是楊宇暫時只造一艘第二種艦艇的原因。
他打算以后在太空的船就用第一種,直接不用燃料,不下地面。
第二種則是用來當做客運船,或者科考船。
這四個階段,楊宇預計要用五年來實現。
到那時,楊宇估計也可以解鎖第三級的知識和技術資料了。
當然,高達肯定是不會忘記的,每天還是照舊在夢境空間訓練。
畢竟高達的駕駛技術沒有成長起來之前,性能再好的高達也無法駕馭。
楊宇的目標是在解鎖第三級知識和技術資料之前把駕駛技術提升到D級,這樣他就可以在更高級的機甲制造出來的時候立馬就可以上手。
他可一點都不想看到到更加高級的機甲制造出來的時候,只能干的尷尬場景。
除了,駕駛技術的提升,楊宇還打算在接下來幾年把‘脈沖’、‘強襲’、圣盾等制造難度相對較低的高達給制造出來。
不過這次的高達,楊宇打算沿用原來的名字,主要還是情懷。
而睚眥,畢竟是第一臺高達,當然要特殊點。
至于更高的等級的高達,楊宇目前造不出來。
比如‘自由’、‘正義’、‘00’、‘能高達’等等都造不出來。
‘自由’、‘正義’需要小型核裝置,楊宇造不出來,大的他倒是會,但是上面不允許啊!。
只能想著今后到太空之后再進行研發。
‘00’、‘能高達’這些就更難了,需要粒子能量技術。
當然用普通技術也能做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那就完全脫離了原有的意義。
這樣的話,還不如自行建造原創高達。
而像什么UC里面的那個高達的那個系統,楊宇完全搞不明白,以后再說。
而如果是AGE里面的高達的話,AGE1的難度倒是不難,但是AGE2、AGE3的高達就難的多,而且還有龍騎兵系統。
那個系統楊宇壓根搞不出來,除非以后有更先進的懸浮裝置或者牽引力裝置才能實現。
倒是浮游炮是一種有線的飛控裝置,楊宇倒是可以嘗試一下,但是只能在太空用。
而且,由于浮游炮是有線的,靈活性和龍騎兵就差遠了。
這在楊宇看來就很雞肋了,真不知道高達里面的那些武器到底是誰想出來的,有些確實有點意思。
但是有些武器根本就沒有意義,完全是瞎搞。
而且,還很耗能,所以,除非出現浮裝置或者牽引力裝置,不然楊宇永遠也不會去考慮。
倒是巴巴托斯楊宇現在搞得出來,不過他在猶豫。
個人覺得巴巴托斯很雞肋,不會飛,又是近戰。
雖然楊宇也能給它加背包,但是還是那句話,脫離了原本的模樣就換了個意思了,還不如直接造個原創。
....
....
2018年,4月3日,零重力集團旗下太空探索公司使用‘星辰二號’第一次發射‘搖光號’無人太空飛船進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