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星舟號’與天工空間站成功對接,接下來請跟著我一起進入空間站。”
“是,楊總。”所有人都興奮的答道。
“那好,大家先別解開頭盔,進去之后開解開,大家把安全帶解了就行,我們走。”
說著楊宇帶頭解開安全帶,隨后順著‘星舟號’上的通道向出口的方向飄去。
“咔,嗒。”楊宇手動打開艙門的閥門,隨后再按下一個按鈕。
接著:”嗡..”的一聲艙門旋轉的轉向一邊,隨后中間的閘門再向兩邊緩緩滑開。
其實‘行舟號’的艙門完全可以使用純自動艙門開啟方式。
不過,楊宇并沒有這樣設計而已。
而且,不只是‘星舟號’,空間站內部的所有艙門只要檢測到真空環境或者穩壓系統不正常,不管是不是系統出錯,都只能使用手動的方式打開。
原因我就不解釋了,太水了。
“楊先生,各位。歡迎你們來到‘天工空間站’。”‘星舟號’的艙門才剛打開,艙門口就已經有幾個人在門口等著了。
“你們好,勞煩了。想必閣下就是‘徐兵’徐博士吧!”
徐兵,國家航天員,負責天工空間站的統籌管理,楊宇之前看過對方的資料,所以一眼就認出來了。
“不勞煩,我們只是來的比你們早幾天而已,所以對空間站的情況比較了解,接下來將由我帶你們去你們集團的區域。”
“好的..請。”
“稍等,我們還是等‘天舟2號’的人到了在一起去吧。”
十分鐘后,‘星舟2號’也順利和‘天工空間站’對接,回合好之后,楊宇等人在‘徐兵’等人的帶領下來漂到了零重力集團的區域。
接著,一行人先是參觀了零重力位于無重力各艙段的各個艙室。
隨后,才來到旋轉重力艙環,并從1號艙段一直8號艙段依次參觀。
空間站的一切都讓楊宇和零重力的研究人員非常的驚訝和滿意。
盡管,‘天工空間站’是由他們一手設計,并且也派人參與了建造過程。
但是,畢竟那都是設計圖上面的概念而已,和現在這樣真實接觸到才能夠感受到這份震撼完全不同而語。
“好了,既然參觀完了,大家先行解散吧!你們可以先去生活艙休息休息。”
“當然,我知道大家都很興奮,肯定睡不著,你們也可以去和其他航天員認識認識。”
“當然,前提是先把這身衣服給脫了。”
這時,大家才響起居然忘記脫掉宇航服了,在無重力艙段還沒注意,但是現在在旋轉重力艙環上就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宇航服的重量。
當然,他們不是楊波那個傻叉,并沒有關掉恒溫系統。
楊波那是因為一進來就直奔旋轉重力環上面去了,而且為了準備直播所以才忘記的。
而現在這些人包括楊宇都是一進來就去參觀無重力區域隨后才來到旋轉重力艙段。
本來來到旋轉重力艙的時候,有些人也反應過來,但是看大家看的興起才沒有提醒罷了。
現在聽到楊宇放話,有些人立馬準備當場脫掉宇航服,不過看到隊伍中的幾名女航天員在場之后,只好回到各自的休息室更換。
當然,并不是只有休息室才能更換航天服。
實際上,任何艙段都有備用的幾套宇航服作為緊急避險使用,不過既然是緊急避險,自然不能在平常使用。
所以,大家都只能回到自己的休息室更換常服,或者工作制服。
話不多說,見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艙段之后,楊宇也順著通道回到了核心軸無重力區域,隨后再來到了屬于他自己區域。
1號艙的辦公室兼休息室。
當然,一號艙肯定不止這點空間。
每個重力艙段長50米,寬8米,面積約400個平方。
這里除了楊宇的休息間之外,剩余的地方被用作是3號重力艙環的第二個公共健身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