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生,請問您能詳細的介紹一下么?”有一位記者搶先問道。
“當然,這也是我今天想說的。”
“這種新型能源被我稱之為‘深藍’,名字沒有什么特殊的意義,主要原因是因為這種燃料的是深藍色的,比海還要藍。”
“很美!”
“‘深藍’是一種生物能水合物燃料。”
“而什么是生物能水合物呢?”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可燃冰吧,那就是一種天然氣水合物燃料,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稱為‘可燃冰’。”
“而且,有一點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其實可燃冰不能完全算是清潔能源,因為他的成分主要是天然氣,燃燒之后除了會釋放出水之外還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而‘深藍’則是用一種特殊的植物液體經過一些生產手段最后生產出來的一種呈現為淡藍色液體的燃料。”
“并且‘深藍’的穩定性很強,不易揮發,一旦制成就可以維持很長時間的穩定狀態。”
”就算是在空氣中也能維持很久而不會被氧化分解,只有經過燃燒才能被分解成水和少量的氫氣還有二氧化碳。
“雖然也是會釋放出二氧化碳,但是遠遠比天然氣燃燒所釋放的少得多。”
“而這點釋放量,完全完全可以跟得上藍星的自身的調節回復速度。”
“所以總的來說,‘深藍’幾乎已經可以算得上是清潔能源了。”
“楊先生,那請問‘深藍’是怎么被您發現的,他的產量又怎么樣呢?您剛才只說了燃燒的過程,那么生產的時候會不會對大自然有什么損害呢?”這又是一位外國記者問的。
“‘深藍’是我在培養一種綠化植物無意間產生的東西,本來我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出一種用于綠化和改造我國沙漠土地環境的植物。”
“但是,在一次實驗機緣巧合之下,無意間培育出了‘深藍’的母株。”
“一開始,我只是把他當做是一種新型的植物,只檢測了它的生存能力、改造土壤、固沙性等性能。”
“隨著一系列的檢測之后,深藍的木株根系很發達,不管是在多惡劣的環境下都可以生存,而且,固沙性、生長速度都很驚人。”
”后來,在一處不經意間,我們居然發現他的果實產生的一種液體可以合成另外一種可以燃燒的液體。”
“這就讓我很驚訝了,為此,我專門培育了很多株這樣的的植物,甚至為了加快他們的生長速度,付出了很多人力和金錢。”
“最后,經過一列研究之后,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
“這種植物,不僅僅可以用來改善沙漠環境,還可以生產能源。因為他的性狀成藍色,所以我給他取名為‘深藍’。”
“不過‘深藍’也有一個缺陷,那就是密度太高,非常的重,幾乎相當于同體積汽油的三到四倍的重量,所以不能作為航空航天的燃料。”
“不過,也足以取代化石燃料,用于給汽車產生動力或發電等。”
而且,由于‘深藍’是只需要陽光和水就能生長,產生燃料的其他原材料可自行從空氣中攝取。
“所以,只要藍星還有水,太陽有光,‘深藍’也可以稱之為無限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