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這將會是在核聚變這樣的新能源出來之前,藍星上最干凈,最充足的能源。”
楊宇說完,所有人都激烈的鼓起掌。
就算是那些外國記者也一樣,畢竟,沒有誰不想使用一種干凈的新能源。
而且,這種能源還被奇跡制造者楊宇稱之為無限能源。
“我們公司從幾年前就投資了上千億在國內的各大沙漠種植這種植物,目前首批‘深藍’的原材料植物已經長成。”
“再有半個月就可以生產出第一批深藍燃料的原材料,生產出來的‘深藍’我們將會和各大汽車廠商合作研發出用于深藍的汽車。”
“楊先生,請問‘深藍’的產量如何,你們這次生產出的燃料有多少?”
“第一批深藍大概能有3到5千萬噸,大概相當于全國的5分之1左右,植物每年一茬。”楊宇說。
“楊先生,那您怎么不多種一些呢?”記者。
“第一次屬于實驗性種植,所以沒那么多,而且深藍的種植成本也不低,就目前種植這些我們就用了大概一千五百多億,作為試驗已經算得上投資很大了。”
“楊先生,既然你們沒錢,那么怎么不考慮和其他國家合作共同解決全球的能源危機。”又是那個老外記者,真是白癡。
楊宇也懶得張他,轉過頭給他一個后腦勺。
也就只有這種白癡才會說零重力沒錢,人家只是沒有成果出來之前沒有大量種植而已。也不看看你們有沒有把你們的*********
“好了,今天的采訪就到這里吧,請大家期待‘深藍’的上市。”
已經采訪了很久了,從太空下來楊宇也感覺有點累了,說完這句話,楊宇就在安保人員的護衛下向著公司總部大樓走去。
隨著楊宇的離開,在場的新聞記者都沒有心情繼續拍高達,而是飛快的打道回府。
原本大家對于楊宇能夠接受采訪已經很意外了,甚至楊宇公布零重力的登月計劃也讓他們收獲滿滿。
但是,這些都遠遠比不上‘深藍’的出現來得震撼。
要知道,什么登月計劃之類的,在他們這些不了解情況的人來說,除了鼓舞國民士氣,在短時間內應該和大部分人沒有關系。
在他們看來,就算是登月成功了,贏得的榮譽和科學上的進步,但是并不能馬上讓普通人也能去體驗。
但是新能源就不一樣了。
總所周知,世界即將面臨能源危機。
為此,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想方設法的去改變能源方式。
目前世界上的發電方式主要是以火力發電、核裂變電站發電、可燃冰開采、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等等。
由于‘核聚變’現在全世界都沒有進展,所以暫時只是一種設想而已。
而開采可燃冰的技術目前世界上也沒有幾個國家做得到。
但是,核裂變電站發電、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的發電方式在世界各國都是發展的主流,而其他地熱電、潮汐電、生物電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