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那么遠的距離,如果用月球車不知道要開多長時間。
要知道,月球的表面積雖然不大,但是也足足有384401平方千米,幾乎也不必整個亞洲小多少。
何況,月球車設計的月面行駛速度本來就慢,如果僅僅靠這樣的速度,夸月海探索最起碼也是十幾二十天。
而如果失去月球背面回收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的話,最起碼也是好幾個月。
所以根本不現實,光是路途中所需要的生活資源的攜帶就是個問題。
而目前在月面上的主要飛行器,除了‘精衛號’以外,也就只剩下這兩臺機甲可以做這樣的工作。
首先,‘精衛號’有自己的任務,必須留在太空,不可能每天滿月球到處飛。
其次,在月面上,機甲的飛行速度不比‘精衛號’差,而且更靈活。
更何況,除了回收探測器,月球表面的探測工作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最佳的辦法就是用機甲來實現。
最終,楊宇和謝剛分別帶著兩名航天員乘坐機甲負責遠距離探測器的回收,以及月面資源探測的工作。
經過幾天的回收之后,楊宇等人很快就把這些年發射到月球上的探測器、著陸器、月球車給回收過來。
當然,為避免國際糾紛,其他國家的沒有動。
畢竟,頭上可不止他們的衛星。
光是這段時間他們的行動,楊宇就發現很多次頭頂上的衛星動作。
不過,楊宇也沒有在意,某些人再急又能那他怎么樣。
何況,兔子一直秉承和平發展的原則,不然也不會帶那些國家參與到空間站計劃中。
當然,月球的發展還是不可能帶上他們的,光是現在的飛船都不夠自己發展的了,怎么可能再帶人。
至于其他國家想上來拿資源,也可以,只要上的來就行,國家也不會阻攔和干預。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力活動的加劇,地球上的能源和資源正在逐漸枯竭,環境也越來越惡劣。
在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移民到外星球的想法。
當然,以現在人類的技術還做不到移民太空,人類踏上的唯一的外星球就是月球了。
最后人們把目光看向了月球,它不僅距離藍星很近,而且上面還有著豐富的稀有金屬資源,月球土壤中蘊含著大量的氦3,它能夠作為氦聚變核電站的能源,由它發生反應產生的電安全無污染,而且適合在宇宙中航行使用。
而很多大國都把獲取氦3資源作為開發月球的重要目標,畢竟登月探測活動的花費是相當巨大的。
為此,世界各國紛紛開始發展航天技術,其中還是以幾個大國為代表,每年投入的資金高達幾百億M元。
不過,世界各國對于劃分月球上的資源有了很大的爭論,很多人覺得是先來后到的原則,誰先登上月球,掌握了開采資源并帶回藍星的技術,就屬于哪個國家的。
這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對于一些小國家是很不利的,那些小國一輩子也沒有辦法能上月球,顯然月球上的資源和他們也就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為此聯合國也在1967年頒布了《外層空間條約》,對人類在太空中的種種活動加以規范。
不過這個法律對于太空大國來說依然沒啥作用。
當然,不管后面的什么協定,管不管用,身為聯合國的成員國,兔子還是很友好的,即不反對也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