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組裝完成之后,航天員們立馬搬進里面,隨后又把這一好消息傳回藍星。
藍星方面。
當楊宇他們正式搬入月球基地的時候,又一次把全球的目光給吸引過來。
自然,國人們都很高興,至于其他國家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而且,楊宇也不在意。
最后,國家方面把這個小型月球基地正式命名為‘廣寒宮’。
雖然這個廣寒宮沒有嫦娥,更沒有玉兔。
不過,倒是有兔子國人,也算應景了。
...
直到這時,登月行動對月藍星的國人來說,其實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接下來航天員們在月球上的行動并不方便透露出來,不過,每隔一段時間還是會錄制一些月球的景色發回藍星,直到回歸藍星為止。
...
隔天,休息了一天的航天員們開始工作。
考慮到月球基地目前的空間情況,以及月球的重力情況,‘精衛號’就被開回外太空臨時充當空間站的角色。
同時,也能夠和月面的航天員輪換,畢竟月面僅僅只有6分之1的藍星重力,而‘精衛號’最起碼也有三分之一,差距還是很大的。
如果僅僅只有6分之1的重力,光靠鍛煉還是不能很好的緩解人體鈣質的流失。
何況,航天員不可能整天什么事都不做就鍛煉吧。
而‘精衛號’上的重力環產生的重力足足有藍星地面的三分之一重力,航天員每天只需要鍛煉兩個小時就可以很好的讓身體適應。
當然,三分之一的重力已經是最小了,再小的話鍛煉的左右就會差很多,更不用說月面6分之1的藍星重力了。
話說航天員們在月球的主要工作主要還是以探測為主,當然,也會進行一些實驗。
比如植物生長環境試驗(無重力狀態下),以及登月時宇航員的出入艙試驗和適應環境試驗。
不過,由于有了成熟的登月技術,這些出入艙試驗和適應環境試驗,其實在登月和組裝基地的時候就已經在做的,航天服會收集數據然后用來分析研究。
至于植物生長環境試驗?其實說實話,還是有點意義的。
雖然早在空間站和‘精衛號’上面就已經有了低重力和無重力環境下的植物培育實驗,而且還很成功。
但是,如果利用月球做植物生長環境試驗做一些比如月球土壤是否能種植植物,又或者如果能夠種植的話會不會引發什么基因突變之類的,也許對未來醫學上會起到巨大的作用。
不過,總體來說,月面上剩余的二十多名航天員的主要工作還是在探測。
一部分人去回收以前的探測器殘害回來收集數據,一部分人則探測周圍環境,剩余的人則是在月球的正面以及背面收集各種環境下的土壤或巖石用于研究。
而楊宇和謝剛就是負責收集工作的主要成員。
畢竟,近的地方還好,做月球車就可以很快做到。
但是遠的地方,比如其他月海區域,就比如嫦娥三號探測器所在的虹灣以及嫦娥五號探測器所在的風暴洋區域就不是光靠月球車就能回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