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高達seed的都知道,那些衛星城市的主軸都是可以在關鍵時候和衛星城市脫離,然后利用飛船的牽引以及衛星的推進引擎脫離。
楊宇設計的就是這種。
而要做到這種效果的話,主軸的材料必須達到戰艦的裝甲級別。
而且最好是由一根完整一體化構成。
但,這明顯不現實,以目前的飛船運力,就算是在月球上直接鑄造出這樣一根一體的主軸。
但是其重量也不是飛船可以托得到太空的。
至于電磁軌道拋射就更不用想了,沒有那么大的動力。
最后還是妥協了,只能把主軸給拆分成幾段生產出來,然后再組裝。
辦法楊宇也想到了,就用月球的資源造在月面上的建造一座大型工廠用于鑄造出各分段主軸。
由于主軸變短了,可以用大量的飛船運過來組裝到巨型太空城市軌道空間站上。
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早在幾個月前,巨型太空城市軌道空間站的一些主要架構位置已經快要搭建完畢。
下一步工作就是把主軸建造出來,在運到巨型太空城市軌道空間站安裝上去。
不過,就在這時,楊宇推翻了原有的主軸計劃。
因為楊宇發現了一種更好的方式。
自從主軸設計定下之后,楊宇總是對這件事耿耿于懷。
在他這一世人生中,從來沒有講究,從來沒有妥協。
但這次就偏偏妥協在這個主軸上面。
所以,每當在空余時間就會去想造主軸的辦法。
一次意外,楊宇在休息時間,看了一本科幻小說,居然在里面找到靈感。
上面提到,可以把小行星帶的小行星托到藍星軌道上方,然后再搭建一個龐大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然后利用這個太陽能發電系統為基礎建造一個冶煉工廠,利用太陽光聚集出龐大能力去冶煉小行星。
然后用冶煉出來的金屬直接在太空中利用模具鑄造出想要的材料。
這種辦法完全可以解決巨型太空城市軌道空間站的主軸問題。
而且還能順便解決以后建造遠航飛船的骨架問題。
要知道,遠航飛船的體型也是非常龐大的,如果沒有堅固的骨架,遇到危險很容易損毀。
原本楊宇還想用外星人那個飛船的主體來改裝,現在倒是不用了。
畢竟有時候,改造的難度比新建還要難得多。
其他人看到的話也許會覺得異想天開,但是對于楊宇來說是一種奇思妙想。
其他人做不到,可不代表楊宇做不到。
仔細想了一番之后,楊宇發現以零重力目前的能力完全可以做到。
太空冶煉廠的難度不高,以目前零重力的太空力量可以輕易的建造出來。
唯一的難點就是飛船和用于托動小行星的牽引繩。
牽引繩對楊宇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系統科技中就有一種納米碳纖維管的技術,雖然不能用來做太空電梯的材料,但是如果只是在外太空環境下拖動小行星的話還是不成問題的。
難就難在飛船上面。
因為目前不管是零重力還是國家方面,所擁有的飛船主要是‘精衛號’這種2級飛船,以及一種2022年設計建造的1級小型客運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