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后,正待如同往常那般,半躺半坐的曬會兒太陽。
雖有“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說法,但對周秦川這種急于增重長肉的人來說,吃完飯好好休息,保證胃腸的供血量和動力,才是正確的做法。
不料剛享受了沒多久,吳大就風風火火地從廟外跑了進來。
一進門也不說話,四下張望一番,徑直來到周秦川身前。
二話不說,打了個手勢,驢蛋和吳大的另一個手下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周秦川左右,各自伸手,將周秦川從地上扶了起來。
“周兄弟,先同我一道上路,等會兒我再同你細說,好不?”
吳大神情略急,雖是征詢意見,不過左右二人卻沒有停歇跡象,而是攙著周秦川,疾步向院外而行。
“發什么呆,都跟上。”驢蛋攙著周秦川,還不忘招呼眾丐。
“小濟,拐杖!”
回頭吩咐了一聲,周秦川就不再操心,這熊孩子沒得說,對他算得上言聽計從。
“吳大哥,何事慌張?若小弟這殘疾之身有用,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周秦川姿態不高,雖說當時是吳大相請,但人家作為關陽群丐的領頭人,怎么也得給點面子不是,好話反正不要錢,只管往外送就是。
幾人腳速極快,周秦川基本上是被架在半空中,吳大還未回話,就騰云駕霧般來到了廟外。
“咴...咴!”
迎接他們的,是個老熟...牲口,就是兩天前去毛陽時拉車的那頭驢。
它這回沒有拉車,在背上有一套簡單的鞍具。
見到周秦川,感覺有些眼熟,叫了一聲以示歡迎,還甩了甩尾巴。
吳大伙等人七手八腳將周秦川架上驢背,驢蛋在前牽驢而行,眾丐從破廟里蜂擁而出,跟了上來。
“兄弟,幫幫忙,容我解釋一二。”
直到此刻,吳大方才有空開口。
伴著驢蹄不緊不慢的踢嗒聲,吳大邊走邊說,將今日行止的緣由侃侃道來。
他們在關陽鎮乞討維生,而離此十多里的毛陽鎮,同樣有此道中人。
既然不同在一地,那兩邊的人理當井水不犯河水。
裝叉一點的說法,就是各自安好,兩不相欠。
沒想到,雙方還是起了紛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句話還真沒說錯,即便淪落為丐了,也還能鬧出事兒來。
關陽、毛陽兩個鎮子的規模差不多,人丁數量相近,乞丐們能到手的打賞,總數自然區別不大。
不過毛陽的乞丐人要多些,平攤下來,每個人要到的錢糧,自然就比關陽的少些。
日子一長,雙方生活水準的差距就有點明顯了。
古語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同為乞丐,憑什么你能多吃多占?
毛陽群丐不樂意了,開始打關陽的主意,意欲越界搵食。
關陽這邊的乞丐哪里肯相讓,大家既然都是同道,遂約定按江湖規矩行事。
雙方以各自鎮上的廟會行乞權為籌碼,約定誰贏了,誰就能在對方鎮子趕廟會的時候,前去行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