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鎮廟會日子各不相同,關陽逢三逢九,毛陽則是逢五逢十。
日子不沖突,贏家能通吃,什么都不耽誤。
至于平常日子就算了,那點三瓜兩棗的,都不太看得上。
當此時,一般人相爭,最后難免都要動手,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更是如此。
比如相鄰村寨之間爭水、爭地,莫不如此,往往會有大規模的械斗,甚至鬧出人命來。
遇上這種事兒,地方官往往十分頭疼,這里面涉及各自利益,誰都不肯退讓,偏偏里面還會有那么幾個宿老鄉紳,還不能用武力鎮壓。
乞丐在常人眼中雖然粗鄙不堪,不過他們之間的爭斗,卻并沒有這么血腥,反而“文雅”了許多。
不用赤膊上陣武力相爭,而是另有一番行事規矩。
雙方約定日子,各遣一人上場爭斗。
斗什么?當然不是斗詩詞歌賦,也不是斗身手好賴,而是斗狠。
這里的狠,不是對旁人狠,而是對自己狠。
場上兩人,各自持尖刀一柄,輪番對自己動刀,誰能堅持到最后誰就是贏家。
動刀可不是割個口子放點血那么簡單,而是講究一刀兩洞方為合格。
所謂的一刀兩洞,是指一刀下去,要在自己身上捅出兩個洞來,也就是要對穿才行。
創面通常都很大,流的血自然不會少,勝負往往在數刀之間就能見分曉。
一般不會超過三刀,即有人或因為心志不堅,或因為出血過多而落敗,所謂的三刀六洞,就是從此而來的。
這種爭斗方式,算得上是太平盛世下的產物。
動亂時代,別說死個乞丐,就是死幾十個乞丐也不過尋常之事,不會有人出頭。
而此時的大明,承平日久,官府自然不允許在自己的地盤上,隔三差五有打架斗毆,人命傷亡的現象。
鄉紳對付不了,這些乞丐卻是手拿把攥,不允許他們私自打斗,鬧出人命。
哪怕死的是乞丐,人數次數一多,也會影響官聲。
如此一來,官府自然會看管得緊一些,時日一長,乞丐們的爭斗慢慢的也就從武斗轉化為文斗了。
更何況關陽還有個巡檢司,這些人打仗或許不行,但對付乞丐,卻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吳大哥,你不會是想讓我出頭,去玩兒那什么三刀六洞罷?”
聽到這里,周秦川哪里還不明白,敢情吳大這廝當初力勸他來養傷,也沒安什么好心,是想拿他做炮灰啊。
此刻周秦川很想告訴吳大,那晚要不是您那殺豬般的笑聲,自己還真未必下得了手。
三刀六洞?那就更做不到了,還是找別人吧。
可他也知道,這話要真說出來,不會有幾個人信的。
或者說,是沒有幾個人愿意信。
好不容易有人替他們出頭相爭,誰也不會容許此人臨陣脫逃的。
“嘿嘿...”吳大憨憨一笑,抓了抓后腦勺,看上去老實巴交的:
“周兄弟,沒和你說實話,是我的不是,不過當初沒想到會真走到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