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撩衣襟,從腰間拔出一把細長的尖刀,就要再度湊到周秦川身前。
能讀會寫,在乞丐眼中就是實打實的讀書人了。
對讀書人,普羅大眾是既崇敬又敬畏的,這既是華夏文明幾千年的傳統,也是大明立國近百年,讀書人地位不斷提升的后果。
口臭兄即便是一個有些本事的乞丐,但自知道周秦川是個讀書人后,心中也是有些打鼓的。
不過見群丐那種跪舔的樣子,又有些不忿,讀書人又怎么樣,再牛現如今還不是和自己一樣,靠行乞維生,倒把他心中那點犟脾氣給激出來了。
既然都是乞丐,最終還是得用乞丐的手段來行事,口臭兄這是打算到周秦川面前,先往自己腿上插一刀,對方要是不敢接招,就算他是讀書人,臉面也要被落。
剛邁出一步,就聽到身后群丐不住口地叫著張三哥,心下一喜,看來張三哥也沒被對方讀書人的身份給唬住,這是給自己打氣來了。
覺得有人撐腰,膽氣略壯,第二步又邁了出去。
張三哥是毛陽鎮乞丐群的帶頭人,口臭兄就是他網羅來的。
許了不少好處,比如事后大伙兒湊份子給他養傷啦,廟會最好的地段由他一人獨享啦等等。
因為年歲稍長,本來被群丐尊稱為張三爺的,只是此人死活不愿人家叫他“爺”,毛陽諸丐退而求其次,稱其為“哥”。
威望似乎比吳大還要高些,連關陽的乞丐都有不少認識他,一樣打著招呼。
口臭兄第二步邁出的腳尚在空中,左肩就被人扳住了,一扭頭,口臭兄愕然,“張三哥!”
“不可造次!”
張三哥似乎知道他要作甚,在他耳邊低聲吩咐,又囑其退后,隨后來到周秦川面前,向周秦川長長作了一揖:
“失敬,失敬,原來是位先生,不知尊姓大名?”
“不敢不敢。”
周秦川學著他的樣子抱拳,微微欠了欠身:
“有傷在身,恕不能全禮了。”
這才說了自己的姓名,這個世界沒人認識他,沒什么不能說的。
“無妨無妨。”
張三爺直起腰,向剛趕到周秦川身邊的吳大道:
“吳大,有你的,居然找了位先生來,也罷,此次比斗我們毛陽認栽了。”
“憑什么!張三哥。”
身后口臭兄不忿,伸頭叫道。
“閉嘴!”
張三爺頭也不回地輕喝一聲,口臭兄訕訕地縮了回去。
剛才群丐爭相在周秦川身上揩油的時候,吳大因為正與張三交涉,離得較遠,根本還未反應過來就失了先機,想擠也擠不進去了。
等人群散開,這才和張三前后腳地趕到。
吳大對周秦川識字也不意外,從其談吐就能窺得一二。
只是周秦川一直沒說,他就沒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