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陽毛陽一帶的連青山麓,算不上繁華,方圓數十里,三五個鎮子,也就這么一伙兒喇虎,以往乞丐們收到的那點銅錢,他們還看不上,是以兩不相犯。
如今乞丐收益大漲,又新立丐幫,在關陽毛陽打出了威風,讓喇虎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股新興勢力。
視而不見的話,顯得自家心虛,今后怎么在這一帶立足。
況且一山不容二虎,加之一些吃了虧,算得上喇虎外圍成員的混混們不斷撩撥,喇虎頭子終于發了話,要丐幫不拘收益多寡,每月上交二十兩銀子作為保護費。
算是給丐幫一個下馬威,打壓這股新興勢力,彰顯喇虎們的實力。
張三吳大等人,哪里肯就范,遂與對方按江湖規矩約戰,以喇虎的要求為賭注,誰輸了,誰以后每月上貢對方二十兩銀子,并奉對方為主。
“三哥,要不,讓我去看看熱鬧唄。”
周秦川嚼著吃食,向張三請求道。
一開始他很不理解大明這種幫派間的爭斗形式,非要堂堂正正地約好,在某時某地相斗。
在周秦川看來,雙方既然為敵,那手段自是無所不用其極,下絆子、偷襲等等,該用什么用什么,總之一句話,以徹底擊垮消滅對方為準。
待聽了張三吳大的解釋,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偏頗了。
江湖爭斗,并不是不死不休的沙場對敵,雙方所用武器以短棍為主,最多打個頭破血流,不出意外的話,連人都不會死。
畢竟是太平盛世,即便皇權不下鄉,畢竟還有巡檢司盯著,一旦出了人命,總歸不好處理。
偷襲什么的,固然能大獲全勝,但難以讓對方心服,事后還會糾纏。
總不能把人全殺光罷,那事情就大條了。
是以這種相對公平的約斗形式,就成了爭斗雙方的默認規則,一旦分出輸贏,就需按之前的約定行事。
如此大規模的械斗,周秦川還未見識過,自是不愿意錯過,主動邀戰。
鑒于他腿腳還不夠利索,一開始張三他們是不同意周秦川參與這輪打斗的。
“也罷,想必你小子也吃不了虧。”
張三猶豫片刻,最終同意了。
實在是周秦川的身手出眾,現如今空手相斗,即便沒有一開始那么吃虧,張三仍處下風。
以短棍相爭的話,周秦川也漸漸扳回劣勢,不再是一觸即潰的局面了。
此次爭斗不會見血,即便周秦川落了單,也沒有什么大礙,要是能讓這小子吃點虧,說不定更好,也讓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殘月剛上柳梢,破廟里就熱鬧了起來。
由于是約斗,也不虞對方使什么陰謀詭計,兩鎮乞丐全體出動,除了上陣打斗的,更多的是去看熱鬧的。
當然了,他們還得給自己人鼓勁。
小睡片刻的近三十個“武裝”乞丐,在張三等人的督促下,檢查各自的裝備,主要就是用來爭斗的短棍,腰帶、綁腿等等。
隨后張三一聲令下,頭前帶路,“武裝”乞丐打頭,其余人等附從,向著目的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