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中醫講究望聞問切,病家清醒,醫者能問到更多訊息,開方下藥自然更有效果,這也是從李漆那兒知曉的。
背上女子嚶嚀一聲,頭動了動,再無生息,身子益發軟了。
眼見醫館之人已經迎了上來,周秦川突然想到個棘手之事,側頭急問:
“不知姑娘芳名,身上銀錢......”
話未說完,女子頭垂到他耳邊,吐氣如蘭:
“奴家蘇幼蓉......”
僅僅說了個名字,就再無下文,頭顱耷下來,身子徹底也成了稀泥,這是完全昏迷過去了。
周秦川不得不弓下腰,才沒讓此女從他背上滑下去。
在小濟和兩個醫館小廝的援手下,眾人抬腳抬手地將女子送進了醫館。
周秦川心里多少有些懊喪,只問了個名字,更重要的事兒——銀錢卻沒有問出來,醫館的診金、湯藥費都得花錢,自己兄弟倆不說赤貧么,身上的那幾個銅板,卻是萬萬不夠的。
怎么辦?看著掛在自己脖子前的兩個包裹,周秦川心里一動。
要不翻一翻這女子——也就是蘇幼蓉的包裹,此女可不像他兄弟倆幾無分文,看樣子還是個小富婆。
里面只要有個一二兩的散碎銀子,也就夠了。
事急從權嘛,對,等會兒就這么辦,周秦川自我安慰著,開始應付醫館之人。
這醫館的確不錯,規模比關陽李漆所在那個大多了,分工也更精細些。
甫一進醫館,見病家是女子,且昏迷不醒,就有健婦上前接了過去,安置到了院落一角的大廂房之中,這里用屏風隔成獨立空間,每一閣都有一張窄床。
等周秦川兄弟倆跟進去的時候,蘇幼蓉已經躺在其中一張床上了。
接著有郎中前來診脈、看舌象,問了周秦川幾個問題,其中有病情,當然也有姓名年紀等基本情況。
一張藥方很快在筆下開好,然后自有小廝接了過去。
還好,周秦川暗自慶幸,進醫館前好歹問了此女的名姓,要不然此時吭吭哧哧的答不上來,怕是會被人疑為拐子的,至于年紀,那好辦,估摸著按十六報了。
不一會兒又有健婦拿著藥包進來,就在隔間里的小火爐上開始熬藥,隨后倒藥、喂藥,動作嫻熟,即便蘇幼蓉尚在昏迷之中,也被這番手法侍弄得乖乖將藥汁咽進了肚里。
整個流程,沒讓周秦川和小濟操什么心,讓周秦川大開眼界。
以此觀之,這家醫館已經有了后世醫院的雛形了,健婦不就是護士,而這隔間不就是住院部么。
某些地方甚至做得更好,比如不用排隊掛號,還有,到蘇幼蓉安頓下來,吃完了一道藥之后,也沒人催著你結賬。
不錯,周秦川暗自點頭,之前他就從李漆口中得知此時的醫館大不簡單,只是沒有親身進去體驗過。
如今到了魯橋鎮,方才知道李漆所言不虛,甚而猶有過之。
只是這等醫館,恐怕也只有繁華之地才有了,偏遠一些的,如關陽毛陽,就只是個看病的地方,哪里能有這么精細的服務。
再偏僻些的,能有個把土郎中,或是江湖鈴醫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