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桐果然說話算話,第二日開始,就讓東叔與他們協商,該怎么按著周秦川的點子改造客棧。
至于為什么不是他自己親自上陣,那還用說么,作為秀才相公,只需高屋建瓴地指點江山即可,具體動手嘛,自然得旁人代勞。
花了一日工夫,眾人將大體方案定下來之后,就開工了。
這事兒其實也挺簡單,無非就是換上全新的素色被單,給每個房間配上馬桶,再置上香爐,客人一來就點上香,給人格調很高的感覺。
隨后借著面包大賣的東風,重裝上陣,全新開業,果然讓買面包的客人留宿于此的更多了,客棧生意又上了一個小小臺階。
趙子桐很開心,自然沒有食言的道理,幾天后就做了決定,凡是因此多出來的收益,仍是按照七三開的原則,與周秦川他們結算。
如今房價定為十八文一晚,多出來的十文,其中三文就是周秦川他們的了。
整個客棧因為沒有左鄰右舍,占地極大,房間自然不少,攏共二十間客房。
這些天每日能開出去八間客房,也就是說,周秦川他們每天在客房上的收益,也能有二十四文。
雖說不算太起眼,但勝在穩定,要是生意更好些,自然還能分的更多。
只是生意一好,自然沒以往那么輕閑了,別的不說,每天換洗被單就不是個輕松的活兒,遑論還要揉面烤面包。
一時間每天讀書習字的功課都有些被耽誤了,周秦川倒是能抽空練練筆,小濟可就不成了,本就不愛讀書寫字的他,有了借口,好些天都沒有摸過筆。
蘇幼蓉一看,覺得不是個事兒,可不能為了賺點散碎銀子就耽誤兩人前途。
尤其是小濟,開蒙的年紀不好好讀書的話,今后可就難有長進了,特意找周秦川商量該如何是好。
其實客人尚不算多,供應的吃食也很簡單,除了面包需住店客人同村民搶購外,還提供烙餅、稀粥和咸菜疙瘩,做這些東西不難,也不耽誤工夫。
周秦川一琢磨,覺得主要耽誤他們時間的,就是住店客人增加后,每天換洗被單的活計。
這事兒要是擱在后世,連個問題都算不上,八間房的被單,洗衣機一攪一曬就完事,簡單至極。
可放在此時的大明,全憑手洗,就算得上個不小的問題了。
說實在的,這幾日周秦川洗被單也有些厭煩,與蘇幼蓉合計一番后,覺得干脆由他們與趙子桐一道,按照分成比例,各自出錢,雇個浣娘來客棧,專事清洗被單一事。
八到十間房的量,一個浣娘足矣,要是生意再好些,就再找個浣娘。
眼下在大明雇工,一天的工錢是十到二十文,周秦川他們打頂一天也就出六文錢,完全承受得起,用不著辛苦自己。
周秦川出錢倒不是愿意充冤大頭,而是作為伙計,這種事兒本是著落在他們身上的,完全由東家出錢,另行雇工有點說不過去。
而全由他們自己干呢,又累又耽誤時間且不說,也不太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