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周秦川三人同客棧之間的關系,有點類似于后世那種有限合伙人,并不純是雇傭關系,按比例負責一部分浣娘的工錢也算合理。
兩人把這事兒同趙子桐一說,趙子桐欣然同意,起初還想把請浣娘的費用全給包了。
蘇幼蓉見東叔臉色難看,不愿占這便宜,仍堅持按周秦川所說,出三成的費用——六文錢來雇人,東叔臉上才松活了些。
趙子桐倒也是個大氣之人,眼見客棧生意大好,全是周秦川三人的功勞,讓他們忙里忙外,覺得有所虧欠。
如今不愁銀錢,請一個人也是請,再多請幾個人也是請,干脆把之前的兩個老伙計,大常和小段都給請了回來,既能幫忙減輕周秦川他們的負擔,也算是對之前無奈辭退這二人的回報。
當然了,這兩人的工錢,就不干周秦川他們的事兒了,畢竟這兩個伙計同周秦川的點子沒什么關系。
大常繼續負責廚房,既為客棧眾人提供吃食,也為那些不差錢的客人做些菜肴。
小段也還是原來那些活兒,除了跑堂,再打打雜,補個缺什么的。
如此一來,除了趙子桐還是甩手東家,什么都不做的模樣外,大伙兒各負其責,客棧算是走上了正軌。
東叔雖然對客棧能賺錢也很滿意,不過還是擔心因此影響趙子桐的縣學稟生資格,時不時地逮著他家公子就會嘮叨一會兒。
周秦川三人則是徹底從客棧其他的繁雜事務中解脫出來,就只專事負責烤面包賣面包,小日子就這么悠閑了下來。
蘇幼蓉有了空閑,自然盯著小濟不放,每天都有讀書習字的功課,讓小濟叫苦不迭。
兩人除了和周秦川一道做面包,就是在讀書習字一事上玩貓和老鼠的游戲。
除此之外,廚房也是姐弟倆最常去的地方。
別誤會,他二人可不是去做飯做菜,有大常在,用不上他們幫忙。
兩人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想學大常的拿手刀功。
小濟雖然在廚藝上面頗有天份,但是身為乞丐,先天條件差,始終沒有正經地練過刀功,算是他的一個短板。
而大常雖然手藝不算頂尖,但刀功卻是在跟人學做菜的時候專門練過的。
小濟一見之下,就被震住,這小子臉皮厚,也不避諱,他也不懂什么是避諱,從此有事沒事就往廚房跑,明目張膽地偷師刀功。
蘇幼蓉也是如此,她雖然在家的時候會自己做些小菜,可洗切配菜自有下人們完成,刀功上也是差得很,如今有了機會,一樣厚著臉皮跟著小濟往廚房蹭。
三人中只有周秦川不往廚房湊,他無心鉆研廚藝,都做大廚誰來打下手呢,再說廚房那么點地方,三個人就夠了,再多一個就擠了。
而大常呢,為人實在,一些拿手菜他自然是不愿意透露訣竅的,不過刀功嘛,大常覺得那算不得什么秘技,只要肯練,早晚能練得出來。
是以也不藏私,于刀功上可說是有求必應,有問必答,讓兩人都得了大大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