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時期的真定人,乃是當時的著名醫家,善治脾胃內傷諸病,對后世影響甚大,著名的成藥補中益氣丸就是出自他之手。
書名取自《黃帝內經·素問》中“藏諸靈蘭之室”的意思,寓含所載方論有珍藏價值。
初刊于前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不過在元末明初的動蕩之中,流傳于世的版本篇幅有所軼失。
趙子桐珍藏的這本,乃是從祖輩上流傳下來,據說乃是全本,到了他這一輩的時候,因為書已朽壞,實在難以傳世,他又自己親自抄錄了一本。
關于此書的這些軼聞,周秦川自是不知,他只是純粹對醫書感興趣。
穿越前身體極差,在一些秘方上得了甜頭,如今得見這種線裝的古樸醫書,自然不愿放過。
雖說他如今身體素質極佳,可還有小濟和蘇幼蓉,記上幾個效方,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能救命。
是以周秦川非常用心,抄好一頁,晾干一頁,然后按順序收好,他打算全部抄錄完畢后,將其裝訂起來,以后走的話也方便攜帶。
“喲,賢弟,抄書呢,還挺用功。”
這日上午,趙子桐摸到站在柜臺后的周秦川身旁打了個招呼。
“用功不敢當,趙大哥,難得見你起這么早,怎么,又要出門訪友去了?是去州府呢,還是去縣城?”周秦川也不回頭行禮,繼續執筆抄寫,他同趙子桐已經很熟,這些細節兩人都不太在意。
趙子桐昨日方回,今日又走,他都見怪不怪了。
“今日得去縣城走上一趟,然后再趕回客棧來。”
趙子桐答道。
“去的這么遠,還要當天趕回來,你確定?趙大哥。”
周秦川放下筆,斜睨著趙子桐問道。
說起來他們所在之處有些稀奇,州府離得近,只需半日的腳程。
所屬的嘉祥縣縣城反而遠些,需先到州府之后,再過運河,然后往西北方向走上一時半刻,方能抵達。
以往趙子桐要是去縣城的話,一來一回最起碼也要耽擱兩天,今日怎么這么勤快?
“沒辦法啊,賢弟,今趟東叔要與我一道,他年紀大了,在外吃不香睡不好的,還是辛苦些,趕回來的好。”
“咦,公子,我要同你一道去縣城么,怎的我卻不知?”
坐在一旁的條凳上,正悠閑喝著茶的東叔聽到了,不由得疑惑地問道。
“東叔,本該昨日回來就同你說的,只是彼時酒尚未得醒,疏忽了,是我疏忽了,抱歉抱歉。
既然今夜就回,我看咱們也不用收拾什么了,這就走吧。
不用擔心,東叔,那頭毛驢讓與你騎,我走路就是,累不著你。”
“公子,能否說說清楚,到底是何事體,非要老頭子陪你走這一遭。”
說實話,東叔并不想動,如今他不用做掌柜,一開始還有點不太適應,等習慣了之后,這日子別提有多舒坦了。
這去縣城一來一回,雖說騎著驢,可他這老胳膊老腿兒的,實在是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