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介紹一下明代西域概況,方便大家了解本書這幾章的故事背景。
本文所說西域,除了現今新疆,還包括中亞的一部分。
明朝時期的新疆,其實是一部完整的東察合臺汗國史。
只不過明朝并沒有用察合臺來稱呼東察合臺汗國,而是簡單粗暴地用它的首都名稱來命名它的國號。
比如亦力把里、別失八里,給人一種很陌生的感覺。
其實不管怎么叫,都是東察合臺汗國。
蒙古崛起后,成吉思汗吞并了西遼。
他將西遼故地一分為三,最大的一塊分封給了自己的次子察合臺,較小的一塊分給了后來繼承大汗的三兒子窩闊臺,新疆東部的哈密地區被單獨劃出,直接歸蒙古中央管理。
后來忽必烈建立元朝,在新疆設立過三個行省,但都沒有持續很久,分別被察合臺汗國和伊利汗國瓜分。
元朝的勢力也就退出了新疆中西部,只保留東部的哈密地區。
再后來察合臺汗國吞并了窩闊臺汗國,新疆進入了察合臺汗國時代。
而元朝則繼續領有哈密地區,元朝和察合臺汗國的這一領土劃分,也影響了后來的明朝政府對西域的領土主張。
元朝時期,元朝和察合臺的關系非常差,雙方打了幾十年。
元末起義時,察合臺汗國完全不把元朝當作自己的蒙古同胞兄弟。
看到起義軍造反,它也乘機出兵打元朝。
后來徐達和常遇春北伐大都,元順帝出逃,元朝就此滅亡。
元朝滅亡后,明朝一時還沒有接管元朝的所有領土,乘這個機會,察合臺汗國變本加厲地攻打哈密,企圖并吞哈密。
看到察合臺汗國如此喪心病狂,原本管理西域哈密地區的元朝肅王兀納失里便投降了明朝,表示愿意為明朝鎮守西大門,抵御察合臺汗國的侵蝕。
明朝接受了哈密的歸附請求,封兀納失里為忠順王,直接在哈密設立哈密衛。
從此后,兀納失里的后裔均被明朝封為忠順王或者忠義王,并由明朝派來的漢人充當長史輔佐外加監視。
這個半獨立的附庸政權被稱為哈密國或哈密衛,如果連同明朝在附近設立的其它六個衛所,這個地區也被稱為關西七衛。
關西七衛同大明以嘉峪關為界,明軍基本上不會越過嘉峪關。
在明代早期,如果關西七衛遭到其它蒙古部落的攻打,明朝會派兵支援,若關西七衛內訌,則會出面調停。
不過七衛中的沙洲衛最為弱小,漸漸抵擋不住其他六衛的攻伐,在獲得明廷首肯后,于正統末年至景泰年間內遷至嘉峪關以內,成為后世裕固族的先祖。
明廷另設罕東左衛,以全七衛之名,到了中后期,明朝國勢衰落,也就不怎么管這七個部落的死活了。
再說統治大部分新疆的察合臺汗國,這個國家在元朝末年也分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