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蒙不愿束手就擒,卻也不敢還手,地方雖然狹窄,他還是仗著身手敏捷,狼狽地躲避著幾個親衛的攻擊。
眼看就要被擒,譚蒙不甘心功虧一簣的譚蒙一咬牙,從懷里掏出一物,左閃右躲中高聲叫道:
“諸位大人,小人有重要信物在此。”
因著掏摸東西,動作難免遲緩,說話的工夫,譚蒙就被一左一右給擒住了肩膀。
兩個親衛接過他人遞來的繩索,正要將人捆上,譚蒙哀告道:
“諸位大人,小人甘愿受縛以證清白,不過手中此物,實在緊要,更能明證我等誠心,還請一觀。”
手中物就此被奪下,這兩個親衛許是年富的人,順手就遞到了離他們最近的大同巡撫手中。
待年富拆開左一層右一層的布條之后,其余諸人也湊到了一起,都想看個明白。
但見布條盡頭,是一條小小方印,年富湊到眼前細觀片刻之后,驚疑不定地問譚蒙:
“這是……前元順帝的私章?”
“正是。”譚蒙此時已被攏雙肩,抹二臂地給捆了起來,掙扎著答道:
“大人,此物足可證明我等投靠朝廷之心不假啊,追兵與我等無關,定是前來追殺大王子的阿剌一系人馬,還請諸位大人遣軍出城,援助一二。”
也先既是北元太師,又是瓦剌部的首領,其祖、父兩輩都被明廷封為敬順王,將秦博稱作大王子,倒也沒什么不妥。
帶給這些大明官員的書信乃秦博親手所書,最后還加蓋了秦博自己和其父也先的印鑒以資證明,譚蒙本以為憑著此信證明自己等人的身份和誠心足夠了。
前元順帝的那枚私章還是能不用就不用的好,這玩意兒異常貴重,要是被人私吞了,找誰說理去。
他不愿辜負周秦川對他的信任。
誰知道阿剌大軍緊跟著殺到陽和堡城下,給人造成了誤會,若不拿點誠意出來,多半難以得到信任。
這才不得不獻上私章,好在此際高官云集,倒也不用擔心會被誰暗地里據為己有。
“誰知道這東西的真假。”總兵石彪冷不丁地插了句嘴,其余諸人聽了,紛紛點頭稱是。
年富橫了他一眼,不緊不慢地說道:
“不巧,老夫對金石之學略有涉獵,這枚印章當有八成把握是真的。”
此話一出,旁人再不敢在這方面同他一較長短。
石彪不用說,就是個大老粗。
馬慶也好不到哪兒去,凈身入宮前,他還是個文盲,后來得貴人垂青,才進了內書堂。
內書堂是明廷自永樂年間開設的機構,專門用來教化宦官,培養這些人批答朝臣奏章,批紅閣臣票擬的本事,不是誰都能進得去的,一旦學有所成,飛黃騰達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