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師,皇城南。
已是深夜,紫禁城早就關門落鎖,黑沉沉,靜悄悄,一片死寂,仿若一個欲擇人而噬的巨獸。
相較之下,皇城就生動一些,仍有數處星星點點的燈火在其間閃爍。
若以城墻劃分的話,由內到外,京師大體可分為三層,即紫禁城、皇城和內城。
最核心的自然是紫禁城,皇帝后妃所居的宮城,大致就是后世故宮的范圍,東南西北主要的大門分別是東華門、午門、西華門和玄武門。
天黑后四道門閉門落鎖,非皇命不得開啟,進出之間十分嚴格。
皇城的范圍則要大得多,四面八方圍著紫禁城包了一圈,東南西北的四道城門分別是東安門、承天門(清代改名為**)、西安門、北安門,太液池(中南海)、萬歲山兩地,司禮監、御馬監等內官衙門,還有管印刷的經廠和管宴席的光祿寺,都在皇城范圍內。
和戒備森嚴的紫禁城不同,皇城內人來人往,管控得并不嚴,常有經廠的印刷工匠、光祿寺的廚子、往皇宮送菜送肉的莊頭、拉夜香的雜役太監等雜七雜八的人走動,空地上還有穿綠袍、青袍的低品太監擺攤做買賣。
皇城之外又是一圈城墻,城墻內到皇城的范圍,就是內城。
內城之外并不空蕩,有不少房舍,其實也很熱鬧,只是沒有城墻,被稱為外城。
嘉靖年間為了抵御外敵開始修建外城城墻,可惜銀錢跟不上,就只修了南城的一面,東西兩端與內城相接后便草草收了工。
紫禁城的午門和皇城承天門之間,是皇城的南部區域。
正統帝朱祁鎮,如今的太上皇,‘北狩’回京后,被幽禁之地——南宮,即在皇城東南,靠近承天門一隅。
皇城之內,南部的某個偏殿,燭光如豆,影影綽綽間,映出數道人影。
“景明先生,你將我等召集到此,是何事體?難不成是石亨那廝,愿意同咱們合作,助上皇復位了?”
黑暗中有人問道,聲音尖利而蒼老。
“還沒那么快,我也尚未與他說起過,不過他松口了,只要曹公公能幫他說話,他愿意助曹公公坐上東廠廠公之位。”
忽明忽暗的火光中,映出了一張有些瘦削的臉,瞳仁發白,正是石亨仰仗的智囊——仝寅。
“什么條件?”另一道尖利的聲音問道。
“是這樣的,曹公公……”仝寅幾句話就簡單地把石亨的要求和其后的目的說了。
“混賬!”有人破口大罵,聲音就正常多了,“石亨這廝,意欲何為?編私兵以壯自身,他想造反不成?”
“行了,我的靖遠伯爺,”旁邊有人揶揄道:
“你當初三征麓川之時,何嘗又沒有妄動腐刑,私用閹人呢?要不是王振王公公替你遮掩,你墳頭都長草了,不用在這兒裝清高。”
被稱為靖遠伯的人勃然大怒,“袁彬,早說過了,那是構陷,阮公公,你且來評評理。”
阮公公名為阮浪,是如今太上皇朱祁鎮的貼身太監,年歲既大,又兼老成持重,在座諸人,怎么都得給他點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