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兄臺看不上,還是嫌棄我這硯臺曾經摔過,品相不夠好?”秦博故作惱怒地問道。
這話王越就有些不好接了,張口結舌間,不知如何作答,朝趙子桐連使眼色。
趙子桐打了個哈哈,“王兄有禮物,我卻沒有,這位兄臺不厚道哦,周老弟,你來評評理,是也不是?”
秦博大急,他就是佩服對方學識,又見王越對玉硯上心,有心交好之下,這才把玉硯送出去,根本沒想那么多。
趙子桐這么一說,似乎還真是自己不對,秦博當下有些手足無措,在身上一陣掏摸,摸出一塊玉玦來,遞到趙子桐面前:
“今日沒有準備,若不嫌棄,這塊玉玦兄臺拿去就是。”
趙子桐張嘴結舌,無言以對。
他剛才那話,可不是存心討要禮物,而是打消對方送禮的念頭,誰知道這人如此大方,又拿了塊玉玦出來給他。
周秦川見現場尷尬,出來打圓場道:
“諸位兄長莫要相互客氣,這玉硯既是誠心相送,趙大哥和王大哥大方收下就是,反正你二人不分彼此,誰用都一樣,就算是送給你二人的了。
至于秦兄這塊玉玦,你們既然以書畫會友,玉玦不倫不類,就莫要再往外送了。”
玉硯雖然價值連城,但與書畫也有干系,尚可收下,加上玉玦的話,就有些過了,對于中原的禮數,秦博還是不太了解。
周秦川一番話冠冕堂皇,說得甚是有理,既全了秦博送禮之心,又讓趙子桐王越二人沒了那么重的心理負擔,最終點頭收下了玉硯。
只是王越不愿平白受人恩惠,想要回點禮,卻又發覺身無長物,與趙子桐到一旁嘀咕片刻后,掏出一本線裝手抄本遞到秦博面前。
“兄臺高義,我等也不能白占便宜,若不嫌棄,這本書就當還禮了。”
秦博接過,打開一看,被書中筆跡吸引,贊道,“好字!”
蘇幼蓉在一旁探頭看了一會兒,有些驚喜地叫道:
“這就是你們剛才所說的趙孟頫手書的松雪齋文集?”
“正是。”王越有些欣賞地瞟了蘇幼蓉一眼,“小娘子眼光不錯,這本書是我和趙兄北上京師的路上,從某個破落戶家中淘來的。
本是趙兄出的銀錢,輪不到我做主,而且此書還有點麻煩,就這么送出去似乎不好。
不過剛才我倆相商,看兄臺不是怕事之人,就斗膽將此書作為回禮,還請笑納。”
才聽到趙孟頫三字,周秦川就從椅子上跳起來,湊到秦博另一邊,一看之下,果然就是在后世被稱為“楷書四大家”的趙體筆法,他還曾經臨過帖呢。
看王越和蘇幼蓉的神情,顯然不是偽作,那可就了不得了。
趙孟頫乃元代趙宋皇裔,以書法出名,隨便一幅字,都是了不得的寶貝,何況是這一整本的文集。
“喲,趙大哥,你可是撿了個寶啊。”周秦川嘆道。
趙子桐祖上就喜歡搜羅孤本善本之類的書籍,趙子桐自小受影響,自然也不例外。
以前還因為囊中羞澀受限,客棧生意好,銀錢有了保障,就放開了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