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當,這回我就是出點銀錢,王兄才是鑒寶之人。”
王越同樣有趙子桐的喜好,要不然兩人也不會這么快就相交莫逆。
且更擅鑒別真本,這本松雪齋文集,就是倆人在北上途中碰到,王越拍的板,趙子桐出的錢。
秦博雖然讀書習字,終究對中原名家不甚了了,見其余諸人的言談神態,知曉此書不是凡品,倒也不矯情,笑著收下后,方才問道:
“對了,不知二位兄臺所說的麻煩是什么?”
以傳國玉璽南下投明,他可不怕什么麻煩,左右不過是一本書,就算牽扯到某個權貴,難不成還敢冒大不諱,在他頭上動武么。
進出有護衛,住的又是會同館,哪個青皮混混敢來招惹。
倒是有背后使陰招的可能,不過如今他們的狀況已然是糟糕無比,再有人落井下石,似乎也沒什么好擔心的。
不過總要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方能應對有策。
“沒錯,趙大哥,方才就聽你說過有麻煩,一打岔,到現在都沒來得及問,到底怎么回事兒,那些青皮又是什么來頭?”周秦川問道。
蘇幼蓉也想了起來,同樣追問麻煩為何。
“說來話長啊。”
趙子桐與王越相視苦笑后,對秦博抱拳施禮,“對了,還未請教這位兄臺怎么稱呼,當真失禮之極。”
周秦川這才想起,他們一進雅間,就忙著談書論畫,根本未及介紹,當下先把趙、王二人介紹給秦博。
正猶豫要不要說出秦博的真實身份,沒想到秦博自己主動開口:
“實不相瞞,率眾南下,投奔大明的瓦剌也先長子就是在下,漢名秦博,兩位大賢若覺得同我相交有**份,大可明言,在下絕無怨言。”
周秦川不及攔阻,想想也就釋然,今后與趙子桐又不是再無相見之日,茲事體大,瞞是瞞不住的,還不如早早分說清楚得好。
“原來你就是讓傳國玉璽復歸華夏的瓦剌大王子啊,幸會幸會。”
趙子桐和王越哪里會把蠻夷之別放在心上,更因秦博的才華心生敬佩,埋怨道:
“大王子說的甚話,你之才學,即便是漢人也多有不及,豈可自賤。”
周秦川在一旁暗自點頭,二人都不是腐儒,孔子有云,‘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看來他倆都讀過,且知行合一。
一番寒暄后,眾人重新落座,王越道,“既知秦兄身份,那我就放心了,想來那人再怎么張狂,也是不敢招惹你這歸義功臣的。”
“對了,秦兄此來,為的是等于少保于大人罷。”
王越冷不丁的,突然問了這么一句。
秦博和周秦川交換了下眼神,暗自吃驚,此人當真厲害,才知道他們身份,就能明白他們來通州的目的。
“沒錯。”秦博大方坦承,“于少保乃當朝棟梁,小王想要謀個好一點的去處,自然得找他說項才成,不知王兄可有路子?”
還順便半真半假地探了下王越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