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勞師遠征,卻全無必勝之機,從朝廷的角度來看,實在需要好好斟酌一番。
但若置之不理,任由關西淪陷,煌煌大明臉面何存,且以嘉峪關獨抗亦力把里,陜甘一帶不但要應對草原侵襲,還受到來自關西的威脅,壓力大增,大明西疆危如累卵。
進退維谷之際,南下歸義的秦博這只人馬,就進入了大明的眼中。
如今曹吉祥托庇于孫太后,將秦博人馬打散的聲音瞬間小了許多。
想到秦博想要獨立成營,劃地游牧的意愿,局勢混亂,嚴重受到威脅的關西一帶,自然成了安置這只人馬的首選。
塞北不是不可以考慮,但眼下草原由東到西,勢力已然一分為三,對北疆威脅大減。
再將秦博人馬安置于此,與邊軍守望互助,共御蒙敵,不論在河套,抑或遼東,都顯得有些多余。
關西則不同,以其當下混亂加受脅的情勢,正合適讓其前去攪局。
秦博人馬雖然不多,但實際上關西七衛也好不到哪兒去。
最強的哈密衛,可戰之兵不超兩萬,守衛哈密城,監視西邊的亦力把里,至少需要萬余人馬,能自由使喚的兵馬,也不過數千而已。
其余六衛與其說是衛所,不如說是部落,可戰之兵也就在數千左右浮動,秦博的實力至少不是吊尾,不至于一到關西,就被人吞并。
關西局面若繼續糜爛下去,一旦哈密城失陷,多一只人馬,想來也能多抵擋亦力把里一會兒。
有了多出來的這點工夫,朝廷也多了一點騰挪余地。
秦博此人,不但愿意出面證實此次白蓮逆亂一事,更以其所部出力捉拿逆匪,對大明看來是有忠心的,委其以平亂關西,抵抗亦力把里的皇命,關西七衛怎么都會有些忌憚,說不定能就此出現奇跡,讓關西之亂大定。
數日來,有不少大臣上奏,給的都是這般建議,就等著天子表態了。
“好!”王越把酒碗朝桌上一頓,大聲贊道:
“秦兄真乃豪杰是也,以你的才能,掃平西域小丑,不在話下。”
一番話說完,興致仍然不減,干脆起身,大聲吟唱道: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周秦川與秦博再度交換了下眼色,然后由周秦川開口:
“聽王大哥口氣,是有投身軍旅的志向咯?”
“那是自然,熱血男兒,功名當馬上取。
讀圣賢書,所為何事,教化萬民一也,殺敵報國二也。
可恨如今遍地腐儒,只會夸夸其談,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當真是丟了孔孟先圣的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