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正不正確?正確!
但瓦剌衛并不是缺了周秦川就不行,若沒有穿越者的優勢,周秦川的才干并不出眾,秦博、王越還有秦琪和蘇幼蓉等人,都是驚采絕艷之輩。
何況周秦川并不擅長實干,讓他出出主意動動嘴皮子還行,真要親自動手,多半不成。
出主意的話,完全可以留在京師,以信箋等形式給關西帶話。
因此,周秦川說給杭敏聽的這些話,其實都是屁話,就是為了忽悠杭敏的。
但他知道,若不能拿出誠意和實力,忽悠得了杭敏,忽悠不了杭后。
周秦川接著表示,一旦到了京師,等他們安頓下來,不惟與他隨行的這三百精騎,就是杭后想再多要些人馬,也沒有問題。
此次入京朝貢,人手充足,一兩千人周秦川還是勻得出來的,要是還不夠,就找其他各衛還有西域諸國借,既然都想重開絲綢之路,這些人也不能一點力都不出。
果不其然,盡管周秦川不愿一直留在京城給小濟保駕護航,但他這般慷慨的送人行為,還是讓杭允賢沒了芥蒂。
雖然不用給周秦川在京師謀差使,不過幫關西諸衛說話,助他們在沙洲開設椎場的事兒,還是承諾了下來。
“杭老兄還請切記,一定要按趙大哥所說,盡快把五城兵馬司掌控在手,嗯,小……太子殿下和你更親近些,因此負責皇宮周圍的中兵馬司指揮一職,還是杭老兄你親任的好。”周秦川細細叮囑道。
“周小弟放心,我理會得。”杭敏低聲應下。
平白得了一只精銳兵馬,且有瓦剌衛一成收益的敬奉,不用擔心花銷問題,杭允賢喜不自勝。
只是接下來,如何安置這些人馬,并且在急需之時能派上用場,就成了橫亙在諸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杭氏兄妹出身地方小戶人家,自小不可能知道京城的門道。
杭允賢即便后來嫁給朱祁鈺,也接觸不了多少京師的格局。
杭敏就更不用說了,雖然是個錦衣衛千戶,但他京城都沒有去過幾趟,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建議。
至于周秦川,呵呵,他除了錦衣衛和東西廠,其余一無所知。
而這批人馬杭后要暗中掌控在手,自然不可能也不愿意納入西廠麾下。
最后,還是趙子桐出了個主意,他建議杭敏無需留戀錦衣衛千戶的身份,甚至還在京師的其兄杭敬,其父杭昱亦是如此,一俟回到京師,父子三人可辭去錦衣衛的差使,轉而謀求將五城兵馬司納入囊中。
去歲趙子桐跟著王越在京師很是混了一段日子,說起來,對京師各部的了解,他比其他人都要更多一些。
五城兵馬司是東、南、西、北、中五個京城的兵馬指揮使司,正六品衙門,各設指揮使一人,副指揮使四人,吏目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