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豪商和徐永寧、張懋兩府倒是二話不說,一口氣拿出了三萬兩銀子,加上各家提供的各類人員,明面上以三家商戶的三個人分任大掌柜到三掌柜,實際卻是由擔任賬房的蘇幼蓉做主的盛明商社,大致的架子算是搭了起來。
有了銀錢,蘇幼蓉不愿閑置,本能地就想拿來做買賣,這日午后,硬拉著周秦川在院中樹蔭下商討該如何行事。
沒說幾句話,永年王朱幼塨溜溜達達地就摸了進來。
“喲,幾位這是……打擾了。”朱幼塨賤笑著掉頭,想要離開。
“行了,小王爺,我們說正事兒呢,可不是你想的那樣,正好商社你也有份兒,一起過來參詳參詳。”周秦川喊住了朱幼塨。
沈、晉兩王府的人都已啟程回去,這小子硬是不走,賴在京師,混在會同館中,美其名曰要監察盛明商社,沈王府的那些下人拿他沒有辦法,只得任其施為。
別看這小子憊賴,口也有些花花,不過偶爾能口吐妙語,倒也可以聽一聽他的意見。
“商社?商社怎么了?幾萬兩銀子在手,想做什么都方便得很,倒是你們那稅關一直與朝廷僵持不下,依我看,這才是亟需敲定之事。”
朱幼塨晃蕩過來,坐到了幾人中間。
“哦,稅關一事不知小王爺有何高見?”周秦川來了興趣,他們與朝廷一直就利益份額的分割談不攏,已經有些時日了。
“不就是朝廷要對半分,你們又不相讓嘛,要我說,胳膊擰不過大腿,還是從了罷。”朱幼塨搖頭晃腦地說道。
稅關商談一事,在京師上層不算什么秘密,朱幼塨能知道其中細節,并不奇怪。
“說的輕巧,我們關西八衛加上西域諸國,不但要出錢出力籌建椎場和稅關,更要出動兵馬,以維護關外商道的安全,耗費甚巨,而朝廷啥事兒不做就要拿走一半,剩下的份額恐怕一開始連本都賺不回來,虧本的買賣誰愿意做啊。”
蘇幼蓉忿而回懟。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嘛。”朱幼塨漫不經心地理了理頭發,一副臭屁模樣,“稅關這里朝廷想要占大頭,給他們占好了,咱們在其他地方找補回來不就行了,做大買賣不能這么斤斤計較。”
這小子有點意思,周秦川一下子對朱幼塨生了更多的興趣,這番論調不算稀奇。
在后世,不少項目看似不賺錢甚至虧本,但只要能在其他方面有斬獲,就不難賺到錢。
“小王爺有何高見,不妨給我們說道說道。”周秦川誠心請教,稅關之事遲遲不能定下來,弄得他也有些心煩,有心讓步吧,又怕其他人不答應。
“高見談不上,鬼點子罷了。”朱幼塨擺擺手,“關西諸衛作為朝廷西藩,替大明鎮守西疆,又要開設椎場,完全可以向朝廷索要發放鹽引的權力,有了鹽引還怕賺不到銀子?稅關那里的五成收益,就讓給朝廷又何妨?”
對啊,自己怎么沒有想到,周秦川一拍大腿,有了發放鹽引甚至開設鹽場的權力,不但單憑鹽引就能大賺特賺,還能引人到關西開墾田地,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