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
“石炭是晉西的叫法,就不知京師怎么稱呼……”
“是不是那種能點燃的黑色石頭?”耿彪試探著問道。
“沒錯!”
聽耿彪如此答話,眾人知道有戲,異口同聲回了兩個字。
“據我所知,門頭溝一帶就有這種石炭,京師之人嫌它粗鄙腌臜,很少有人用,只有體弱乏力,無法進山砍柴,又窮到買不起柴禾的貧苦百姓,才去挖點來用。”
“對對對,就是它了,它是被埋在地面下的。”周秦川心花怒放,僅憑一把鋤頭就能挖出煤,看來是地表淺礦,這下好辦了。
“耿將軍,那你知不知道這門頭溝為何人所有,我們若要買下來的話,方不方便?”蘇幼蓉問的很到位。
耿彪聞言,抬頭看了看眼前幾人,眼神有些奇怪,“這個……幾位大人,門頭溝乃是皇莊所屬,賣不賣我不知道,不過以紀善大人同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關系,去挖點石炭的話,我想沒什么問題。”
竟有如此好事?這還真是好事成堆啊,周秦川喜不自勝,隨即作了安排。
他要先告知趙子桐,在椎場和稅關談判一事上讓步,同意朝廷的稅賦分成。
隨后得找時間帶著蘇、秦二女先進一趟宮,同杭后打個招呼。
之后的事兒就簡單了,沙洲椎場和稅關的開設終于得到了朝廷首肯,只等孫太后孝期一到,朝貢完畢之后,就可對外公布。
至于門頭溝的煤礦,景泰帝和杭皇后并不放在心上,同意盛明商社開采,連銀錢都不用出。
洪長敬在周秦川幫他料理好身份后,憑此打發走了沈王派來督促他回轉晉西的人,由耿彪陪同,自去門頭溝一帶考察,盛明商社的第一筆買賣就這么開張了。
......
大明景泰六年九月初,在一場盛大的朝貢儀式之后,周秦川等人終于心滿意足地踏上了歸程,此時距他們離開沙洲,已有半年之久。
朝貢完畢之后,景泰帝當廷發布詔書,大明將在關西之地的沙洲開設椎場,建立稅關衙門。
椎場和稅關均由瓦剌衛負責創建,朝廷只安排幾個廠衛坐衙,稍作監視,同時,每年年關之前,會派遣一名戶部主事赴關西盤賬,同時將五成稅額押返京師。
‘稅關’這個新鮮詞匯,談判時從周秦川嘴里幾次三番地冒出來,或許朝廷也覺得比較合適,就堂而皇之地拿去用了。
自此,大明有了專門的稅務衙門,和現代社會意義相近的關稅,正式進入了大明的財賦系列。
這一趟,對于關西諸衛和西域諸國,還有大明朝廷三方來說,都是收獲滿滿。
沙洲椎場和稅關的開設,讓早已淪為生意之舉的朝貢復歸本意。
絲綢之路的重生,使大明、關西和西域有了貨物交流的通道,更讓三方有了一個新的財源。
當然了,收獲最大的當是瓦剌衛無疑,雖然沙洲稅關的收益在周秦川的主動退讓下,由朝廷占了一半,但鹽鐵的專賣權,卻是大有收獲。
除此之外,關西也從閑散的羈縻之地向大明的中央集權靠攏了一步。
這條商路自唐代安史之亂斷絕之后,僅在前元時期勉強恢復了十多年,隨后又在西域諸汗國的相互廝殺中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