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立國后一直沒有把心思放在西域上,直到此時,方才下定決心重開絲綢之路,有了這條直通中亞的商道,對中原意義重大。
這意味著大明重新打通了西北陸路的貿易通道,還是朝廷正式認可的。
用后世的話來說,不但全面盤活了西北經濟,更對大明的金融秩序有深遠影響。
大明沿海一直存在的海上貿易通道,之前始終沒有被正式認可,如今也有了正名的希望,這對大明來說,更是利好之事。
仁宣兩朝之后,大明的通用貨幣就以現銀為主,朱元璋一意推行的寶鈔,事實上已經退出了流通領域。
至于銅板,多為小筆買賣,大宗交易用的還是白銀。
偏生漢地缺銀,還好有南美和倭國白銀從海上通道大量流入,勉強補上了這個短板。
明代中后期發達的商品經濟,因為這個緣故而大大增加的白銀流通量功不可沒。
然而到了明末,由于西歐諸國不斷發生的海上爭霸,南美流入漢地的白銀幾乎斷絕,而倭國又閉關鎖國,控制白銀流向中原,造成漢地通貨緊縮,讓本已風雨飄搖的大明雪上加霜,經濟一步步滑向深淵,最終人亡政息。
現如今控制了關西,又有了絲綢之路,金銀等貴金屬自會從山石之中和域外諸國源源不斷流入中原,讓大明經濟不至于因為海上白銀的斷絕就凋敝下去。
......
臨行前,周秦川等人專程進了一趟皇宮,既為叩謝圣恩,也是辭行。
小濟得知他要回沙洲,頗為不舍,還哭了一鼻子,弄得景泰帝和杭皇后都有些吃味,被唐丹好一陣羞。
唐丹和硯書、侍劍等人被周秦川安排在了京師,等著小段進京開客棧。
杭后非常喜歡救過她一命的唐丹,經常召見這妮子,小丫頭進宮的次數可是比周秦川他們幾人多多了。
看得出來,杭后對周秦川的這個安排很是滿意。
景泰帝則交待了一下相關事宜的后續安排,特別是周秦川之前提的那些要求。
比如遷移囚犯,朝廷已經同意了,今后刺配犯人的地方,不再以滇南和遼東為主,改以關西。
至于失地流民,朝廷不可能再像洪武、永樂年間那樣大規模地用強。
只宜徐徐圖之,瓦剌衛用分田地等誘惑,吸引流民自愿前往,朝廷可以幫忙宣揚,也能組織流民遷徙,不過期間產生的費用,瓦剌衛得補上。
能有如此回復,周秦川還算滿意,畢竟什么事都難以一蹴而就。
而且如今盛明商社成了晉西的大地主,想必那里失地的人不會少,可以忽悠晉人去關西開荒種地,不用完全依賴朝廷。
不過周秦川接著提的要求,又讓景泰帝犯了難。
“周小弟,你要這些沒考上秀才的生員作甚?”景泰帝皺著眉頭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