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每隔幾年就傳出有人為了趕路掉落懸崖,或者命喪大河。”
“我每天最怕的就是上課有課桌空著。”
楊蕊不忍道:“你們沒想過走出去嗎?”
“走,去哪兒?”王梅苦笑:“老人們祖祖輩輩都在這,這里有田有地,只要努力點好歹不會餓死。”
“去了城里沒地方住,打工也沒人要,衣食住行都是錢,村里人負擔不起。”
“我教了這么多年書,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都是小學畢業回家干活,沒人讀初中的,讀不起,家里大人也不讓讀。”
眾人聽得心里沉甸甸的,很難想象,在網友口中月入五六千都是殘廢的年代,還會有人活的如此艱難。
沒過多久,來到一處激流的河道前,王梅指著中間兩條索道說:“一來一回全靠兩條索。”
“下面河水一米多深,一到下雨天奔騰厲害,牛都會被沖走,別說是人。”
握著簡單的鎖扣,王梅給大家示范正確姿勢:“一定要抓緊,掉下去不是開玩笑的。”
“嘩啦啦~”
說著,王梅滑過去,身影越來越小,七八秒后到對岸。
幾人一一照著學,雖然都過去了,但人在索道中間滑過的時候,聽著腳下洶涌的水聲,還是心驚膽戰。
兩個小時后,大家來到學校。
破敗的小院,堂屋里擺放著老舊桌椅板凳,門口一塊被踏平的泥土地當操場。
這會,一群孩子在跑來跑去,身上臟兮兮的玩得不亦樂乎,笑聲充滿整個校園。
看見他們,小孩迅速跑回教室,其中一個慌不擇路摔倒在哇哇大哭,楊蕊跑上前把他抱起來,吹了吹有點破皮的手。
第一次看見這么漂亮,香香的姐姐,男孩臉紅,一吸鼻涕轉身跑回教室,躲在門后偷偷看了幾眼。
王梅感慨:“學校是一個無兒無女老鄉紳的,去世好多年了,我們一直用著。”
“這么些年風吹雨打,也快成危房了。”
學校很簡陋,不是一般的簡陋,看著孩子們跟叫花子似的,大家心里很不好受。
韓虹對林尋道:“我想用你捐的錢給他們蓋一個有宿舍的小學,地址放在幾個村子都近的地方,孩子每學期回家一趟,這樣就不用天天翻山越嶺滑索道了。”
“錢給你了,你做主。”
林尋剛說完,王梅撲通一聲跪下了,嚇得他趕緊扶起來:“王老師,你這是做什么。”
“謝謝,謝謝你們。”
嚴格意義來說,這里都不是小學,因為沒教育部批文,只能算私塾。
不是公辦,自然沒有各種補助,孩子書本費全是她出的。
一到寒暑假就要去城里化緣,挨家挨戶求人捐款,不知道多少次被人罵騙子。
一個人太難了。
“無緣無故,我也不能受你的跪,折壽。這樣吧,以后這所學校所有學生伙食住宿我包了。”
“謝謝。”王梅剛挺直的膝蓋又彎下去,林尋死死扶住她:“別跪了,我只是做了一點小事。”
六十多人的學校需要花費多少錢?
十萬,二十萬,三十萬?
對林尋來說真的不值一提,沒想到王梅反應會這么大。
想了想,林尋又道:“索道那里不安全,老這么滑不叫事,我幫你們修座橋吧,以后大家出行方便。”
眼眸里飽含淚水,王梅無聲抽泣著,要不是被拉著,真的想給林尋磕幾個。
楊蕊過來輕輕拍著她的肩膀安慰她。
教室里的孩子不知道發生什么事,堵在門口安安靜靜朝這邊張望,看到王梅哭他們也想跟著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