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便做,蘇尋打算前往那地府,看一看姬貴死后到底去何處了。
蘇尋雖然從未去過地府,也不知該如何前往,但既是天仙,且得了道法玄通,對于這一點自然也難不倒他。
他雙眼微閉,感悟著天地間流轉的造化。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一分為二,是為陰陽。
他仔細感受天地間陰氣最為濃重的地方,忽然一揮手,一條灰色的魚兒從衣袖之中漂游而出,在周圍搖尾游蕩。
蘇尋凝神貫心,那魚兒愈發壯大,不知覺已有一人大小,忽地從躍起在上空,守藏室的墻壁并不能阻隔灰魚,被穿透而去,沖到半空中,那灰魚躍起以后卻又調轉方向,再度朝他的位置墜來。
灰魚張開巨口,下一瞬,蘇尋便落入其口中,隨即伴隨著灰魚的力量,眼前光景流轉。
蘇尋已然身不在守藏室,在那灰魚的牽引下,向一方虛空蕩去。
盞茶時分過后,他便見到了一座高山。
那山陰云垂地,黑霧迷空,形多凸凹,勢更崎嶇,荊棘叢叢藏鬼怪,石崖磷磷隱邪魔。非陽世之名山,實陰司之險地。
這便是傳說中的陰山!
只見那滿山厲鬼嚎哭,但皆被一重重枷鎖所在了山上,蘇尋繼續向前,便看到了多重牢獄,一處處俱是悲聲振耳,惡怪驚心,有泥頭、馬面等陰差持長鞭、大刀、闊斧看守,那便是十八重地獄。
“據聞,陰山和十八重地獄乃是在幽冥背面。看來我雖然來到了地府,卻是從另一側的方向進來的。”
蘇尋初來乍到,也不敢亂闖,想了想,便將三花五氣綻放出來,只見在那陰天之上:天花亂舞,清香飄搖;金光閃閃,妙音緩奏,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幽。
他顯露了神通,滿山陰神陰鬼戰戰兢兢,藏藏躲躲。頓時驚動了那十殿閻王,有那秦廣王皺眉,朝陰神問道:“何方神圣,竟在陰山顯露神通?”
陰神忙去查問,片刻后回來稟道:“來者名姓已在生死簿上劃掉,引動的神通異象乃是金花紫氣,想來是得道上真。”
秦廣王道:“既是得道上真,為何不知呈遞拜帖,莫非來者不善?也罷,無論如何,爾等不可怠慢,傳我令去,著判官詢問所為何事。”
陰神得令,正待傳命,忽有一青衣童子搖動幢幡,顯化在秦廣王前,道:“陰君,吾奉酆都大帝與救苦天尊之令:來者乃道門蘇道真,雖不知其為何而來,但若其有所求,望陰君行個方便。”
秦廣王驚慌,忙整衣共聚十殿冥王,又召集五方鬼判數百陰兵,排下班次,急往陰山迎接。
蘇尋那邊正不知往何處去時,便看到有十人當先乘陰風而來,身后則跟著數千陰兵。那十人正是十殿閻君,從一到十分別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十王出在陰山,控背躬身迎迓蘇尋,蘇尋忙拱手道:“蘇道真見過陰君,初訪幽冥,不知如何呈拜,未請而來,望求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