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得了姓名,又明確了自己的道心,得到了祖師的認可,當即大喜。正要細細詢問,該如何求得這個“一”,蘇尋卻揮動拂塵,對眾弟子道:“今日我新收了悟空,爾等卻需要對他將三星洞的規則都給他講明,若其有什么不懂之處,也當一一解釋,決不可懈怠。”
眾弟子皆恭敬答應。
蘇尋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好。悟空,你與龍女先拜會眾師兄師姊,今日正好是講學的時日,你便落座在末尾,一同聽講罷!”
悟空聞言,便和龍女一一拜見師兄師姐。他先朝旁邊身形最大的九頭獅子拜禮,元圣兒九個頭顱點了點,發出了一聲悶哼,道:“以后若有什么事便說。”悟空喜望道謝,隨即,又向旁邊的諦聽、青獅、白象一一拜會,俱都好言好語的回復。
拜到金翅大鵬雕,那大鵬雕笑道:“賢弟賢妹無須多禮,都是同門中人,不必那么多禮節,只念著情誼即是。”又到蝎子精,蝎子精抓了抓悟空的猴毛,只覺得很是扎手,甚有趣。白牛道:“好兄弟,既被祖師授了姓名,當有造化也!”
及至虎鹿羊三怪時,三人擺擺手,權當是禮節。黃眉童兒道:“即是弟子,倒也罷了,只莫野性難馴。”又有玉面狐貍也道:“可要謹記,別犯了洞規,責罰難免。”白毛鼠道:“祖師給你取了姓名,倒是偏心得很。”眾弟子皆點頭,羅剎女道:“你若想也可以自取一個,只是沒有祖師這般深意。”一番歡樂。
半晌后,猴王拜會了諸位師兄師姐,都知道多了一個師弟。但這師弟卻不一般,竟被祖師親自取了法名。洞中如此多的弟子,沒有法名的也不在少數,但也沒有得傳,顯然非同小可,幸好祖師卻也沒有真的偏袒,在意的卻也不多。
拜會了眾多的師兄師姐,蘇尋便開是講學,道:“今日之講,卻是君子之學。昔年南瞻部州有圣人孔子,一生弟子三千之眾,周游列國,教的是明禮、明節的言語。便與爾等道來,細細感悟,勤勉記憶,卻不得有誤。”
“謹遵祖師教誨!”眾弟子皆俯首說道,唯有猴子一愣,被龍女拉了一把,才知道俯首下去稱善。
蘇尋頷首,便講道:“孔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眾弟子一一跟誦。頓時,瑤臺之下聲音整齊,洪亮地誦起了蘇尋所講的學問。
眾弟子好像都習慣了,悟空見狀,便也學的有模有樣。可是他心中卻疑惑,方才不還問自己想學什么道法嗎?怎么現在講起《論語》來了?悟空在南瞻部州,曾跟隨惠施學過百家的學問,對這論語卻是不陌生。但他也不敢問,便仔細地聽講聽聞。
又聽了許久,果然便是論語。悟空便覺得沒什么意思,恍恍惚惚了起來。
“悟空!”
忽然,一個聲音響起。
悟空連忙抬頭,卻看祖師一臉嚴肅地看著自己,當即心中“咯噔”一下,道:“師父,弟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