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比起個人的武力,猴王更看重的是他們從三星洞中學到的那些教化、管理的學識。若能任用,即便不如龍女,終也相差不遠。
正思索間,忽然,旁邊有一個女子出言道:“見過猴大王。”
悟空才想起,跟隨玉面狐貍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女子,而看樣子,這個女子,才是此次拜訪自己的主要之人。
悟空看了這女子一眼,即認出亦是狐貍,乃是一條白狐,卻與玉面狐貍不同,便問道:“不知這位是?”
狐女道:“我乃涂山氏,名少姨。乃昔年治水的大禹之妾。今有感大王得到了那靈陽棒,因此才來拜訪。”
“大禹的妾?”
悟空目光一轉,不由得捂住自己的耳朵。卻以為是這狐女前來討要寶貝來了,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甚可能,即賠笑了一聲,道:“俺這邊有禮了,有禮了。不知如何得知俺拿了那神珍鐵的?前來又有何見教?”這位既然是昔年治水的大禹之妾,按說必然神通廣大,不過悟空看向狐女是,卻察覺狐女并不是很厲害,雖有法力,卻也只能說是一般。
狐女道:“我雖無神通,卻通術算之法。可推演萬物玄機。不但得知了大王得到了靈陽棒,更知道大王曾擒殺了一條黑蛟龍,并拿到了一根金繩寶貝,是也不是?”
猴王道:“確有此事。”
狐女笑道:“那寶貝原是我的。”
悟空聽了此言,若非是玉面狐貍也在,恐怕都要以為這狐女是為了蛟魔王而來的了。一番詢問,才知道。原來這金繩名為幌金繩,乃是昔年大禹治水時,大禹一并求得的寶貝,被狐女交給了屬下一條九尾老狐防身,不曾想被蛟龍搶走了。
猴王以為狐女是來討要寶貝的,雖然不舍,但礙于玉面狐貍的面子,還是把幌金繩拿出來,道:“既然是你的寶貝,卻當還給你,只是這定海神珍鐵卻是龍王給我之物,須得問過了老龍王,才能做打算。”
狐女見狀,忙道:“大王卻誤會了。這幌金繩雖是我的寶貝,但留之也無用,大王有緣,便贈給大王便是了。”
悟空心中詫異。原來不是來要寶貝的,既然如此,那應該是有意結交。可是北俱蘆洲離東勝神洲如此遙遠,狐女為何遠道而來?想來還是有所求,于是便問道:“未有寸功,便收重禮,未免受之有愧。不知是否有什么要俺幫忙的?畢竟你是與小狐貍有舊,如有事情但說無妨。”
狐女知道悟空聰慧,便也不多加托詞,說道:“大王英明,確有所求。”便將前因后果告知了出來。
原來,當年大禹與涂山女嬌死后,狐女便遷徙到了北俱蘆洲,無數年來日夜思念,希望能再見大禹一面,但遍尋三界,都不知道大禹所在何處,也不在幽冥界。直到三百年前,狐女感受到了太極造化,通悟了術算之法。因此便算到了機緣,而悟空能夠得到如意金箍棒的認可,在她看來,定然是能助自己再見大禹的有緣之人。
言畢,道:“若大王能助我再見夫君,狐族愿意一同相助大王成就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