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呷了一口馥芮白,筆尖飛快的滑動,金融有趣的部分就是在于操縱最基本的原理去預測未來,比如用線性回歸去建模預測未來的現金流。這雖然是最最基本的皮毛,但也給了我足夠的驚喜。在龐大的回測數據里找到隱藏的規律,在風云詭譎的不確定性里建立合理的秩序讓我宛若神明。現在你沖進某個一線城市的華泰證券,問緊盯紅綠數字的大爺大媽們投資策略,其中十之**他們會告訴你如何看k線圖和專家分析,然而這已經是上個世紀的技術了,現在普通人稍加訓練就可以通過python編程里的panda庫一次性處理一只股十年的歷史數據,然后建立模型分析預估下次開盤的價位。
這聽起來很荒誕,科技模糊了歷史,現在和未來的界限。我的研究就是如何優化模型讓它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大量的機器學習和回測要求我熟練編程,統計,以及隨機數學stochasticcalculus,這樣繁重的學業以至于被開辟為一門新的學科:量化金融,QuantitativeFinance。
股市可以預測嗎?于我而言,我更傾向于學院派的看法,股票只是一種資本的趨勢,反映了資本在這個市場上更看好什么。這樣看來,攻心才是左右股市的不二法門,歷史上太多的商業案例佐證了這種看法,投放利好消息,并購提案,董事會不信任投票都是放出風聲的攻心計,最后的著眼點還是操縱股市。說穿了,金融的核心價值不是在于如何高效管理一筆錢,而是以小搏大。能被人記住名字的金融從業者,都是玩弄杠桿的大師。
“尼同學,你好呀。”我穿過商科的教學樓,內心盤算著教授講的例題,一個穿Balenciaga毛衣的女生冷不丁和我打招呼。“你好,我認識你嗎?”我疑惑的問,盯著眼前這個一看就是富二代的可愛女孩,心臟跳到一百二十邁。
“我們一起上過大課,FIN250,256,以及ECON155”
“哦,原來是這樣,都是大課,難怪我沒注意到,有事嗎?”
“有件事情可以拜托你嗎?”女孩走近一步,我甚至可以聞到她衣領上淡淡的香水。“當...當然可以。”我從未接觸異性的我,不知所措,左手壓住因為急促呼吸起伏的胸口。
“你可以當槍手嗎?”她直言道。
“槍手?是代考代寫作業的那種嗎?”
“沒錯,每個科目的每場考試我給你300刀,一份作業,100刀,你看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