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良玉點頭,他們當時決定來翻譯社也是為了多結交一些人脈,如今形勢,只有有錢有勢的企業家或者政客才會請翻譯跟外國人打交道,他們充當中間的翻譯,無論是結交了國內有錢有勢的企業家或政客,還是結交了那些愿意跟華國交好的外國人,都有利于他們做點對國家有好處的事情。
趙良玉躊躇滿志,“對,咱們泱泱大國,現在都快被那些外國人欺負成孫子了,咱們不能再跪著了,得掙回咱們華夏的臉面。”
他看了看馮衍,“馮兄,我打算辭職了,這段時間,人脈也積累的差不多了,我想參與到實事中去,把積累的這些人脈變現,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
馮衍看向一腔熱血的趙良玉,對他說辭職就辭職有點反應不過來,“你要參與到什么實事中去”
“正氏在招聘教師,我想去應聘外語老師,”趙良玉有點期待的看向馮衍,“他們的學校建立在安源,我記得安源是馮兄你的家鄉吧,你要不要跟我一起”
馮衍直接愣了一下,他好不容從安源那小地方出來,在華國的經濟政治中心城市北陽站穩了腳跟,才不要再回去那種鳥都不拉屎的地方,他問道“北陽這么多學校,你為什么不在北陽教學,同樣能教書育人啊”
“北陽的師資力量已經夠多了,而像安源這些小地方正是缺少教師的地方,何況也正是那些地方的思想殘余更多的封建糟粕,所以我們得去那些地方,清除不合時宜的封建糟粕。”
趙良玉對安源有信心,因為正氏已經在那里辦了廠,有正氏拉高當地的經濟,他相信安源以后的發展不會太差的。經濟拉上來了,教育自然要跟上。
他把這些剖析給馮衍聽,他覺得馮衍是跟他一樣有著壯大祖國的愿望的,更何況他們要發展的是他的家鄉,馮衍一定會欣然前往的。
但馮衍卻非常遺憾的表示他是很想一起前往的,但他已經在北陽安了家,父母妻子都在這邊,要去安源也需要跟家人商量,還要安頓家里,一時半會兒走不了,讓趙良玉不用等他。
不過他表示他一定不會錯過這次機會的,更何況安源還是他的家鄉,他又怎么會不愿意建設自己的家鄉呢。
趙良玉雖然有點懷疑懷著國家情懷的馮兄怎么猶豫不決了起來,但想著人家畢竟有了家室,跟他這種光棍一個說走就走的還是不一樣的,也就沒有多想。
下午趙良玉就提交了辭呈,雖然社長以加薪挽留,他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社長最終也只能嘆息同意,在辭呈上簽了字。
下班后趙良玉就收拾了自己的東西,在同事們的送別中離開了翻譯社。
趙良玉抱著自己的私人物品,在離家不遠的那個攤位上坐下來,要了一碗餛飩和一籠包子,吃著包子喝著餛飩就惋惜,他剛發現了這個神仙攤位,就要離開北陽了,怕以后很難有機會再吃到了,吃完了一籠包子,又叫了一籠,他可得多吃點。
攤位雖然是新支起來的,但生意很好,老板是一對夫妻,熱情的招待每一位客人。
看著老板兩人臉上的幸福笑容,趙良玉就也不自覺的跟著心情舒暢,如果國家不再戰亂,每個百姓都能像這對老板夫妻一樣吃飽穿暖,有一個足夠養家糊口的生意,那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