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別人在煩惱經濟問題的時候,除非能夠徹底幫人解決難題,否則最好不要插話。這是孫立恩多年學生生涯里所得到的寶貴知識之一。
作為另一只診斷小組的組長,孫立恩對其他組的這種過問甚至“關心”,都有可能帶著一些其他的味道。為了避免在診斷中心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煩,孫立恩只能忍住自己提供幫助的想法,轉過來用其他手段給診斷組幫幫忙。
第二診斷組——也就是張智甫教授所組建并且帶領的這只診斷組目前和孫立恩的第一診斷組關系還算不錯。但誰也說不準這份“不錯”的關系能夠保持多久。以孫立恩的判斷,大概兩三年內雙方應該還能保持和平共處的關系。
至于兩三年后張智甫教授無法繼續在一線臨床工作,雙方的關系會不會出現變化……這就不好說了。那些被拆分成好幾個部門的大科室之間關系一般都不會太好,原因倒也簡單——都是競爭關系,都是互相搶資源的對手。這種關系下,不扯后腿下絆子就已經算是人品優秀且領導有方了。
孫立恩自己不太喜歡搞這種小九九,當然,真要搞的話他估計也搞不過別人。到時候除了抱緊劉堂春和周軍的大腿以外,孫立恩自己確實是沒什么好辦法可以和其他部門搞對抗甚至搞摩擦。
因為有了這種認知,孫立恩才對兩個組之間的關系這么重視。畢竟他不是什么網絡里的主角,王霸之氣四溢,只要稍微抖一抖身子就能讓人家納頭便拜。一旦這種不好的勢頭出現,那平時工作里就得多一個麻煩——檢驗科那邊的小王國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不過能幫的話,還是幫一把比較好。孫立恩自己最窮的那些日子里,雖然一個月只有兩千塊錢。但好歹吃住都不花錢,而且只要顧上自己就成。
而這些跟著張教授遠赴寧遠的醫生們……大概都是有家有室的。生活上的窘迫突然一下就變得很有些嚴重了。
按照四院的現行標準,主治醫生每月的工資是9400元。副主任再高一級,13200元。而在這個標準上,醫生們還能享有夜班補助、績效補貼和其他補貼。如果出門診的話,還能分到門診費用。
作為公立機構,醫院發工資還是有些優勢的——至少不會像某些私企一樣,第二個月月底才發工資。但按照現在的值班和工作量來看,兩個診斷組的工作量都還到不了飽和的程度,而且第二診斷組還不能像孫立恩他們一樣保留個人門診工作。
孫立恩自己有急診科的第九診室出門診,周策所在的腎內科一周有一天門診時間。徐有容雖然現在不出門診,但偶爾還有神經外科的手術任務。布魯恩博士的情況比較特殊,他現在的主要收入來源據說是直播打賞而非四院給開出的工資。至于袁平安——他本身就是急診的副高,現在又開始接了教學任務,收入也不會太低。
第二診斷組的醫生們初來乍到,除了普外的王國楠還能跟著陳天養上手術以外,其他的醫生們基本只在診斷中心工作。他們的經濟情況就更緊張一點。
孫立恩開著車出了醫院,一邊開車一邊琢磨著自己能不能在什么地方幫上忙。要是第二診斷組的醫生們因為收入問題決定提前和第一診斷組展開競爭,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讓四院這邊提前給第二診斷組發工資。但不用問人,孫立恩也知道這個大概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是宋院長親自出面,也不可能繞過現行的財務制度給幾個新來的醫生提前發出一個月的工資。沒有這個道理,也沒有這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