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恩有些緊張,這種緊張的感覺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了。
他甚至在內心深處有些埋怨狀態欄——好死不死你顯示一個“霍納綜合征”干什么?這不是在誤導自己往其他疾病上想么?
霍納綜合征主要提示神經系統病變,但血管問題也有可能導致這一系列癥狀出現。孫立恩心里犯嘀咕的原因也很簡單——他擔心王栗有椎動脈夾層。
理論上來講,人身體上下所有的動脈都有可能出現動脈夾層。但最多出現而且也最容易引發嚴重癥狀的,還是主動脈夾層。
和其他動脈不同,主動脈所承擔的壓力遠超其他動脈。剛剛被心臟泵出的高壓血液需要在主動脈的引導下,通過主動脈弓180度調轉,再進入其他的血管里,成為驅動所有細胞的主要動力源泉。
由于要在主動脈弓內轉個180度,這個部位的主動脈索要承受的壓力也就成了全身所有動脈中最大的那個。一旦人體因為各種原因出現血管壁損傷,在高壓血流的沖擊下,這種血管壁損傷就會被加重成為破口。如果破口中被不斷灌入血液,動脈內膜和中膜被不斷剝開——最后的結果就是中膜無法承擔壓力而出現破裂。
主動脈夾層的死亡率極高,如果不進行手術,90%的患者會在發病的48小時內死亡。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王栗無疑是極為幸運的那個。她的動脈夾層發生在壓力較小的椎動脈,而非主動脈。要不然就以她連拖三天才來看病的效率,搞不好昨天她就得暴斃在自己的工位上。
孫立恩放下手里的電話,馬不停蹄的趕到了搶救室里。王栗還沒到,他需要先做點什么來為王栗搶些時間出來——誰也不知道王栗的椎動脈夾層嚴重到了什么地步,而作為一種進展極不規律,而且往往會出現爆發性惡化的疾病,動脈夾層毫無疑問應該成為急診室里的最優先處理對象之一。
孫立恩首先找到的是四院急診科胸痛中心的主管醫生曹嚴華。“曹哥,問你個事兒……”他把曹嚴華醫生從自己熱乎乎的飯菜旁邊一把拽了出來,“我這里有個病人……”
“我這剛吃上飯……”曹嚴華醫生有氣無力的抗議道,“你就不能讓我一邊吃一邊聽你說?”
“事兒急,你稍微等等。”孫立恩完全沒有打斷同事吃飯的愧疚感,他現在也顧不上去擔心這種事情。“我這邊接了個病人,可能是個椎動脈夾層。”
“椎動脈夾層?”曹嚴華頓時忘了自己那剛剛到手的熱乎飯菜,“他是剛剛按摩過脖子了?”
“額……啊?”孫立恩對椎動脈夾層的病因并不熟悉,所以他沒有馬上明白曹醫生在說什么。“不是……她是劇烈運動之后突然脖子疼……”
曹嚴華皺著眉頭聽完了孫立恩的描述,“所以說,現在表現出來的主要證據是進行性疼痛加劇和活動受限、CT提示右側椎動脈狹窄。”他沉默了片刻后點頭道,“知道了,我現在就去安排介入,等病人到了之后,你先把人穩定住——最好再做個B超確認一下。還有,盡快聯系家屬。介入手術需要有家屬簽字。”
曹嚴華醫生在急診科里絕對算的上是見多識廣的那個。他一遍快速在搶救室里奔走著,一遍開始安排起了這臺手術的參與群體。血管外科和介入科兩邊可能需要一起碰一下,他們得一起決定手術究竟是采用介入治療,還是通過血管外科進行手術。同時還需要讓卒中中心那邊盡快接手開始監控患者的生命體征——椎動脈夾層算是卒中中心的處理范圍。
而在此之前,孫立恩首先需要取得一個能夠證明王栗罹患有椎動脈夾層的決定性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