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開場白結束了,孫立恩緊接著開始布置起了任務。
“袁醫生,你和同協的老師們聯系一下。”孫立恩的第一個明確要求就是讓袁平安去找關系。“患兒家屬的身份證復印件之類的信息你去找家屬要一下,把同協那邊的治療紀錄和大病歷全部搞過來。”
同協的病例確實寫得好。這是國內醫療圈里所有人都認可的事實。如果能夠拿到這份詳細的病例和紀錄,那孫立恩就能省下不少功夫——同協常年處理各種罕見病和疑難雜癥,就算他們這次沒有找到真正的病因,至少這份紀錄也能幫助孫立恩避開一些之前已經被排除了的選項。
搞明白已經被國內最頂尖醫院排除了的錯誤答案,最大的意義就是節約時間。孫立恩對自己的要求仍然和以前一樣。他不光要搞明白這個孩子究竟得了什么病,還要盡可能快的做出自己的診斷。
萬一是某種早期可逆,后期損傷不可逆的疾病呢?如果是早期還能治療,進入中后期就治療無效的疾病呢?
囡囡的家屬已經準備放棄了,但孫立恩不能放棄。作為醫生,他首先就不能允許自己有“未戰先敗”的想法。只有每一次都竭盡全力,他才有可能在最后不去責怪自己。
“給她再做一次MRI,主要查顱腦部分和視神經。注意和外院的檢查結果做對比。”孫立恩繼續下達著自己的指令。很明顯,囡囡的病情進展和時間有關。這也就意味著她的病程始終處于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中。憑借和之前的檢查對比,也許就能從中發現一些不一樣的地方——這樣的不同可能就會成為揭開所有謎團的關鍵因素。
“實驗室相關的免疫檢查和腫瘤標志物全部都查一遍——別想著給武田制藥省錢。”有了家屬的高度配合,再加上武田制藥承諾的檢測費用全免,孫立恩在安排檢查的時候就有了“大手大腳”的底氣。
“基因檢測也加上,請兒科的錢紅軍主任來會診一趟……算了,我等會去請吧。”理論上來說,填了會診單,來會診的醫生一般也就以住總居多。但是現在……孫立恩打心底覺得請兒科的住總來會診可能不夠穩妥。思來想去,還是請老錢親自出山比較合適。“先把121目錄里所有的遺傳病都測一遍。”
“你這是亂拳打死老師傅的搞法啊。”張智甫教授在一旁聽的直挑眉毛,孫立恩這種玩法在其他醫院那是會被上級活活罵死的。要是上級醫生沒有及時發現這個情況,患兒家屬也饒不了他。“你是打算把能查的病全都查一遍?”
“我還覺得查少了。”孫立恩認真的回答道,他也明白張智甫教授在擔心些什么,“這個病例很有可能已經超出了我們的常規治療范圍,我現在擔心的是這些檢查都未必能提供什么有價值的線索。”
張教授沉默了下來,雖然不愿意承認,但張智甫教授卻從內心深處認同孫立恩的做法。還是那個道理,如果連同協都不知道這個孩子究竟得了什么病,那四院再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武林中天下第一都打不過的敵人,交給地方門派處理……那地方門派要是不用毒鏢**散就算他們態度不夠端正。
態度不端正,自然就沒有了正確處理事情的機會。孫立恩絲毫不敢大意,他決定一開始就在囡囡的檢查上盡全力應對。不管這個病最后能不能治好,至少也要毫無保留的努力過之后,才能心里安穩。
孫立恩這邊安排好了一連串的治療之后,自己則在大家忙碌的準備過程中離開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