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活檢這個提議,周策和布魯恩博士都沒聽過。兩人對視一眼,然后一起皺起了眉頭。
“視神經活檢確實是個比較穩妥的方案。”布魯恩博士皺著眉頭說道,“不過這個時候就做這個區域……會不會太激進了一點?”
“你這個話就不像是人話。”周策現在和布魯恩博士熟的仿佛能穿一條褲子,“前面說穩妥,后面就說激進,正反都讓你說了,這叫什么話?”
“比起再次進行腦白質穿刺活檢,視神經活檢確實比較穩妥。至少它的后遺癥只有損害視力這一條而已。”布魯恩博士伸了個懶腰,“可是活檢本身就風險很大啊,如果能有其他手段確定性質的話,那不是更好么?”
“確診腫瘤的標準有且僅有活檢這一條而已。”周策攤了攤手,“遺傳病的檢測已經在進行了,要是沒有找到遺傳病方面的可能,再考慮活檢嘛——這個風險分擔不是已經規劃的很好了?”
“我有個主意。”布魯恩忽然瞪圓了眼睛,他前傾身體對孫立恩道,“這個小姑娘的側腦室是做過分流的對吧?”
“沒錯。”孫立恩不明就以的點了點頭,“在遠海醫院做過側腦室分流術,影像資料上也有顯示。”
“如果是腫瘤,那么這些不穩定的癌細胞就很容易通過從組織上脫落下來,然后通過腦脊液循環系統進入其他組織潛伏并且生長。”布魯恩繼續道,“我覺得,這里也許可以做做文章。”
在中國當了幾年醫生,布魯恩博士的中文水平突飛猛進,居然連“做做文章”這種話都能說出來了。但孫立恩并不怎么在意布魯恩博士的中文水平,他更在意的是“做做文章”的內容。
“你的意思是……”孫立恩皺著眉頭,順著布魯恩博士的思路繼續往下說道,“我們應該考慮檢查一下她的淋巴系統?”
“淋巴系統和血液系統是主要的癌細胞轉移通道,從目前她腦內的多發占位位置來看,這些如果是腫瘤的話,癌細胞最容易通過腦脊液轉移。”布魯恩博士搓著自己的大手說道,“她的腦脊液里可能會有癌細胞的蹤影,而且胸膜和肺部也可能有腫瘤的痕跡。我覺得應該加大對她腦脊液的檢查頻率——如果有必要的話,就先做個小手術,建立一個能夠通過分流通道取樣的瘺管。并且我個人建議,對她做個PET掃描,看看其他部位的情況。”
如果能夠成功建立這樣一條瘺管,對于常規化檢查唐敏腦脊液成分是有非常重要意義的。腦脊液檢查一般需要穿刺腰椎——簡稱腰穿。這樣的穿刺是很疼的,成年人尚且不太能忍得住,更何況一個七歲的小姑娘?如果每天都要檢查腦脊液,那提前手術建立瘺管就幾乎成了必然事項——每天腰穿那簡直就和酷刑沒什么區別。
至于PET掃描……孫立恩有些狐疑的向徐有容提問道,“咱們醫院……有PET能做么?”